进来,米色套装裹着利落的肩线,腕间玉镯撞出碎响。
她扫了眼李文山的锁,指尖在锁身轻轻一叩:"宋代铜锁用的是灌钢法,含锡量不超过百分之八。"她转身看向顾昭的锁,眼尾微挑,"这把锁的包浆是自然氧化的枣皮红,锁簧接口有明代才有的'龟背纹'——但李文山老师这把......"
她捏起李文山的锁,对着灯光倾斜:"锁身泛青,是现代电解铜的颜色。
锁芯里的防锈油还没挥发干净,凑近了能闻见煤油味。"她突然笑了,弧度极浅,"李老师,您这把,怕不是上个月潘家园那个河南师傅的手艺?"
会场炸了锅。
穿唐装的老头抢过李文山的锁,凑到鼻尖猛嗅,立刻皱着眉甩手:"还真有煤油味!"几个年轻藏家举着手机拍照,闪光灯在李文山脸上明灭。
顾昭看见他的耳尖红得滴血,喉结像吞了只活蛤蟆似的上下滚。
"苏小姐好眼力。"顾昭把录音笔收进檀木匣,指腹蹭过匣上的云纹,"我这把锁能说话,不过是按《天工开物》里的'养灵法',用茶渍养了三个月包浆,又用老蚕丝慢慢盘。
古物要活,得先拿真心喂。"
苏绾盯着他的眼睛,有什么东西在她眼底翻涌,最终却只是点点头:"顾师傅的手艺,该上《藏渊日报》头版。"
散场时已近黄昏。
顾昭抱着黑檀箱往玉衡轩走,晚风卷着法桐叶扑在脸上,他摸出手机——阿木发了三条消息,说小翠带着工具在店里等。
推开门的刹那,铜铃"叮"地响了。
小翠正蹲在工作台前,工具箱摊得像片零件海,看见他立刻跳起来:"顾哥!
我把你那锁的结构摸透了,锁芯里有层夹层,用鱼鳔胶封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