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身,怕迟了一步,
“恭送皇后娘娘。”
小允子被皇后的人送去慎刑司,皇后带着丽嫔和一群奴才扬长而去。
第二天,皇帝回来了。
照例先去太后的寿康宫请安。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仍是万年不变的慈和笑脸,
“快起来吧,坐。
皇帝这一路辛苦了。”
皇帝起身坐到罗汉床上,小宫女端来刚沏好的新茶和时令点心,
“为黎明百姓,儿子不觉辛苦。
倒是皇额娘,在宫里被嫔妃们搅得不得安生,甚是辛苦。”
太后收起笑,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丽嫔被莞常在的奴才扮鬼吓到,说了不少胡话,也不必请太医治了,直接让她去冷宫吧。
她说华妃指使的,皇帝怎么看?”
皇帝也是明白太后的意思,
“丽嫔的话只能是疯话。
六宫流言纷扰,还需皇后管理,华妃的宫权都收回。
那个奴才胆敢在宫中装神弄鬼,也不必审了,直接赐死。”
太后望向皇帝,带着些提醒和劝诫,
“皇帝太纵容莞常在了,她自选秀时,就风波不断。
哀家原以为,比其他人多学几个月的宫规,总该懂些规矩。
未曾想越大胆了,今日敢闹得沸沸扬扬,牵扯到许多无辜之人。
来日若对皇帝有不满,焉知不会做出危害龙体的事。”
皇帝把手中茶碗搁下,在紫檀木桌上出一声闷响,
“莞常在性子温婉,皇额娘多虑了。”
太后笑了笑,颇为随意,
“哀家瞧着她那性子,与纯元大相径庭,倒像华妃,爱搅风搅雨,还胆大包天。
既然皇帝信任她,那便当哀家多嘴了。”
太后心里确实无所谓,甄嬛再怎么跳,也不敢舞到她面前。
既然皇帝不听,要是哪天被女人害死了,哀家就能下懿旨让老十四回京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她这个儿子,手段比先帝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在先帝朝,几个后妃敢对别人的皇嗣下手。
被先帝抓到,九族都要不保。
前朝亦然,哪个武将敢像年羹尧那样,先帝最厌恶的就是鳌拜那类臣子。
思绪回笼,见着皇帝的嘴巴一开一合,正说着什么,太后凝神静听,
“皇额娘说的是,儿子知道了。
儿子会让苏培盛去传旨,莞常在多次触犯宫规,着降为答应。
其屡教不改,罚每日在院中跪一个时辰,直到知错为止。”
太后心中啧了一声,大儿子还是太惜命了,一听到可能会威胁自身,立即便改变主意。
但他没考虑过,这样会让甄嬛更厌恶他吗?
果然当局者迷。
“哀家要喝药了,皇帝一路跋涉,也回去休息吧。”
皇帝离开寿康宫,苏培盛没跟他一道,而是去了碎玉轩传皇上口谕。
宫中鬼出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对这件事的处置也像长了翅膀似的,飞传遍六宫。
夏冬春正在吃梨子,脆甜多汁,清热润燥,但性寒凉,她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