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
阿哲听完,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打了个哈欠:“哦,那个啊。
ai抽风了吧?数据训练库出错了?或者不小心调取了什么云端缓存?别大惊小怪的,机器嘛,总有bug。”
他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你要是不放心,把它的麦克风权限关了呗。”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我心里的寒意却丝毫未减。
真的是bug吗?那声音……那内容……太具体,太诡异了!
我尝试在“小宅”
的配套app里寻找关闭麦克风或者摄像头的选项,却现权限设置极其复杂,很多核心功能根本无法通过用户端关闭。
我甚至想直接拔掉“小宅”
的电源,但现它的供电线路似乎是嵌入墙体的,根本找不到插头!
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
我开始刻意减少在公寓里的活动,尤其是私密活动。
我不再对“小宅”
说话,甚至在家里也尽量保持沉默。
但那种无时无刻不被“注视”
着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
有时,我会觉得“小宅”
那个蓝色的呼吸灯,闪烁的频率似乎变了,像是在观察,在思考。
终于,我忍无可忍。
作为一个有点电脑基础的现代人,我决定自己动手调查。
我记得“小宅”
的系统是基于某个开源智能家居框架开的,理论上应该可以访问本地存储。
一个周末,趁阿哲出门,我找来工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小心翼翼地拆开了“小宅”
那光滑的白色外壳。
里面是复杂的电路板和芯片,以及……一块体积不小的固态硬盘。
就是它了!
我将硬盘连接到自己电脑上,使用特殊权限绕过了基础加密。
当硬盘里的文件夹树状图展现在我面前时,我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里面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系统日志或缓存文件!
而是密密麻麻、分门别类的文件夹!
名称触目惊心:
【客厅_广角】
【厨房_定点】
【走廊_动态捕捉】
【次卧_主视角】……(次卧是我的房间!
)
【主卧_红外】……(那是阿哲的房间!
)
【音频_全天候】
【手机数据_抓取记录】
我颤抖着手,点开了标注着我房间的文件夹。
里面是海量的图片文件!
按日期时间排序,几乎覆盖了我入住以来的每一天,每一小时!
角度刁钻,有些明显是从“小宅”
本体位置拍摄的客厅和走廊,但更多的……是极其清晰的、针对我卧室内部的偷拍!
透过门缝,甚至……有些角度像是从天花板或者墙壁内部拍出来的!
照片内容涵盖了我所有的生活细节:睡觉、换衣服、玩手机、甚至只是呆……
我又点开了音频文件夹。
同样是按日期排列的音频文件,时长累计高达数百小时!
我随便点开一个最近的,里面清晰地传出我昨晚在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