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些透明,能隐约看见他身后的破败幕布。
"
你是鬼?"
张明远颤声问。
程蝶衣微微一笑:"
不过是舍不得这方舞台的一缕执念罢了。
先生不怕?"
奇怪的是,亲眼见到这自然的景象,张明远反而平静下来。
眼前的"
鬼魂"
举止文雅,眼神清澈,看不出丝毫恶意。
"
你的《牡丹亭》唱得很好。
"
张明远实话实说。
程蝶衣的眼睛亮了起来:"
先生懂戏?"
"
我父亲是票友,小时候常带我去戏园子。
"
张明远向前几步,在第一排还算完好的椅子上坐下,"
你刚才唱的是游园惊梦选段吧?"
"
正是。
"
程蝶衣欣喜地点头,"
知音难觅啊!
"
那一夜,张明远在破败的剧场里听程蝶衣唱了好几出戏。
他现这个"
鬼魂"
提起戏曲就神采飞扬,全然忘了自己非人的身份。
天快亮时,程蝶衣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
"
天要亮了,我该走了。
"
他依依不舍地说,"
先生明日还来吗?"
张明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从此,每月农历十五,张明远都会去旧馆听程蝶衣唱戏。
通过断断续续的交谈,他慢慢拼凑出了程蝶衣的故事:
他本名程云生,自幼学习旦角,曾是城里小有名气的演员,尤其擅长梅派青衣。
文革开始后,戏院关闭,他成为批斗对象。
最痛苦的是,他被迫亲手烧毁了自己珍藏的戏服和剧本。
1967年的一个夜晚,无法承受痛苦和屈辱的他在舞台上自尽,穿着唯一保存下来的杜丽娘戏服。
"
那件戏服是师父临终前传给我的,"
程蝶衣抚摸着自己的衣袖,眼神哀伤,"
我舍不得烧,藏在舞台下的暗格里。
走的时候,就穿着它。
"
张明远心中酸楚。
他理解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就像他退休前是木雕师傅,也曾为那些被迫毁掉的作品痛心不已。
有一次,他带来了一把二胡——这是他年轻时的爱好。
当他试着为程蝶衣伴奏时,惊讶地现,这把普通的二胡在程蝶衣演唱时,竟出了前所未有的清亮音色。
"
太好了!
"
程蝶衣欣喜若狂,"
自离去后,再无人为我伴奏!
"
那一夜,他们合作了全本《霸王别姬》。
程蝶衣的虞姬凄美绝伦,唱到动情处,眼中竟有泪光闪烁。
张明远看着这个为戏痴狂的魂魄,忽然明白了什么是"
不疯魔,不成活"
。
然而好景不长。
三个月后的早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