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合十的双手。
每一笔都饱含着爱与思念,每一划都是对往事的告别。
当最后一笔完成时,整幅画突然出耀眼的光芒。
画中的陈婉清活了,她从画布中走出,拥抱住年迈的父亲。
"
爸爸,谢谢您。
"
陈婉清微笑着说,"
现在我们可以一起走了。
"
陈怀民紧紧抱着女儿,八十四年来第一次露出真心的笑容。
父女俩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渐变淡,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空气中。
画架上,《陈婉清肖像》已经完成。
画中的少女双手合十,眼神清澈坚定,嘴角带着释然的微笑。
第二天,林小雨将这幅完成的肖像画报告给了美术馆馆长。
经过专家鉴定,这幅"
自动完成"
的画作被认定为艺术奇迹,在艺术界引起了轰动。
《陈婉清肖像》被永久陈列在美术馆的显眼位置,旁边附有陈怀民和陈婉清的故事。
参观者无不为这段跨越生死的父女情深感动。
林小雨依然在美术馆值夜班,但再也没有遇到自然的现象。
有时在深夜巡逻时,她会在《陈婉清肖像》前驻足,仿佛能听到父女俩感激的低语。
一个月后,她在员工更衣室现了一个陈旧的信封,里面是陈怀民留下的一封信和一把钥匙:
"
致善良的守护者:
感谢你帮助我和婉清获得解脱。
这把钥匙能打开我旧办公室的暗格,里面是我毕生的艺术收藏,现在全部赠予你。
愿你的善心得到回报。
陈怀民
1937-2o21"
林小雨按照信中的指示,果然在馆长办公室的暗格里找到了陈怀民的私人收藏——包括他生前的素描本、艺术笔记,以及几幅从未面世的画作。
她将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捐赠给了美术馆,成立了"
陈怀民艺术基金"
,用于资助年轻的艺术家。
在基金成立仪式上,林小雨看着墙上那幅完整的《陈婉清肖像》,轻声说:"
你们终于可以安息了。
"
画中的陈婉清似乎对她眨了眨眼,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夜深了,美术馆再次恢复宁静。
林小雨走在熟悉的走廊上,手电光扫过两侧的艺术品。
她知道,在这个充满创意与美感的空间里,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被倾听,被理解。
而她,将继续守护这些故事,就像守护那些在黑暗中依然闪烁的艺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