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他们就是些念旧的老人家,不害人的。
你正常接待就行,找零的时候注意点,别收太旧的钱。”
“那牡丹牌香烟怎么回事?”
小张笑了:“李奶奶吧?她生前就爱抽那个牌子的烟。
每个月来一次,我们都习惯了。”
陈默这才知道,自己不是第一个遇见这些特殊顾客的人。
据说这家店的夜班店员流动性特别大,很多人干不满半年就辞职了。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三个月后才能看见?”
“谁知道呢?”
小张耸肩,“可能是需要时间建立连接?”
接下来的几周,陈默逐渐习惯了这些深夜访客。
除了风衣男子和旗袍老太太,还有总是来买糖果的小女孩、爱看漫画书的中学生、定期采购日用品的中年夫妇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穿着过时的衣服,使用旧版货币,而且只在天黑后出现。
陈默学会了如何与他们相处:不过问太多,不表现出恐惧,像对待普通顾客一样自然。
作为回报,这些特殊顾客也从不为难他,甚至偶尔会给他一些小费——虽然那些钱第二天就会变成冥币。
一天凌晨,风衣男子又来了。
这次他没有买东西,而是直接走到收银台前。
“能帮个忙吗?”
男子的声音比上次清晰了一些。
“您说。”
“告诉我女儿,爸爸不怪她。”
男子递来一张泛黄的照片,“我在医院说的都是气话。”
照片上是一对父女,女儿约莫二十岁,笑得灿烂。
背面写着一个地址和名字:林小雪。
陈默接过照片,手心出汗:“您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
男子苦笑:“我试过,但她看不见我。”
第二天休息,陈默按照地址找到了那个小区。
开门的正是照片上的女孩,只是成熟了许多,眼角带着疲惫。
“请问是林小雪小姐吗?”
女孩警惕地看着他:“你是?”
陈默拿出照片:“你父亲让我带句话,他说不怪你。”
林小雪的脸色瞬间惨白,声音颤抖:“你你说什么?”
“你父亲,他让我告诉你,他在医院说的都是气话,他不怪你。”
女孩踉跄后退,扶住门框才站稳:“我父亲三年前就去世了。
肺癌晚期。”
陈默这才明白,那个风衣男子是肺癌去世的,怪不得总是咳嗽。
“他走的那天,我们大吵了一架。”
林小雪泪流满面,“我说了些很过分的话他一直想和解,但我没有勇气”
陈默默默递上纸巾。
他忽然觉得,自己做的不仅仅是便利店店员的工作。
那之后,风衣男子再也没出现过。
其他特殊顾客似乎知道了陈默的帮助,开始纷纷向他提出请求。
旗袍老太太想找一枚丢失的翡翠胸针;卖糖果的小女孩想告诉妈妈她藏起来的日记本在哪里;中年夫妇想看望刚出生的孙子
陈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每次尝试后,相应的特殊顾客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