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指尖划过平板电脑光滑的屏幕,洱海的碧波与苍山的雪顶在夕阳滤镜下美得不真实。她嘴角噙着笑,挑选着九宫格照片,准备为这次为期一周的云南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手指停在一张摄于丽江古城某条僻静小巷的照片上。
照片是她举着手机自拍的,背景是爬满藤蔓的古旧石墙,一角翘起的飞檐,青石板路湿漉漉反射着天光。她笑得眉眼弯弯,露出八颗牙齿。
一切都很完美。
除了……
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瞳孔微微收缩。
照片里,在她身后,那条本该空无一人的小巷深处,一个模糊的、穿着深色旧式服装的人影,正静静地站着。
那人影非常淡,像是曝光不足,又像是隔着毛玻璃,只能看清一个大概的轮廓——矮小,佝偻,像是戴着顶奇怪的帽子,脸的部分完全隐没在阴影里。他就那样站在那里,没有动作,仿佛从一开始就存在于那张照片里,存在于那条小巷中。
林晚后背窜起一股凉意。
拍照的时候,她明明反复确认过,身后根本没有人!那条小巷幽深寂静,她还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享受难得的清静。
是哪个游客无意中闯入镜头,又很快离开了?所以自己没注意到?
可这衣服……看起来不像现代游客的穿着。而且,这人影的姿态,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僵硬和陈旧感。
她放大照片,仔细看那个人影。越看,心里越发毛。人影的轮廓边缘有些模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透着一种不自然的平滑,不像是一个实体被偶然拍入,更像是……原本就属于那张照片的背景的一部分。
她快速滑动屏幕,查看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其他几张照片。
没有。
只有这一张,多了那个“人”。
林晚深吸一口气,试图用理性解释。可能是某种光学现象?手机算法的BUG?或者……只是某个穿着复古的游客,恰好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以某种奇怪的姿势定格了?
她删除了这张照片,重新选了一张同样背景、但没有“多余”人影的照片,凑齐九张,发了朋友圈。配文:“旅程结束,满载而归~”
做完这一切,她把平板扔到一边,试图将那个诡异的人影抛诸脑后。但那张照片,尤其是那个人影僵硬的轮廓,却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进了她的记忆里。
---
回到城市,生活重新被忙碌填满。林晚渐渐淡忘了丽江的那点小插曲。
直到一周后,她整理相机SD卡里的原始照片,准备挑一些洗出来。当她再次看到那张小巷自拍照的原始文件时,心脏猛地一跳。
那个人影,还在。
而且……是不是比在平板电脑上看的时候,清晰了一点?
阴影部分似乎淡了一些,能隐约看到那顶“帽子”更具体的形状——像是一种过去乡下老人常戴的瓜皮小帽。身形佝偻的姿态也更加明显。
林晚感到一股寒意。是心理作用吗?还是……
她将照片导入电脑,用专业的图片软件放大、调整曲线。
随着画面变亮,细节呈现出来,她的血液仿佛一点点冻结。
那不是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