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尊透过字体,再去看沈平的内容时,同样感觉十分震撼。
他现在终于明白,沈平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沈平为何能作出《望月怀远》与《水调歌头》这般传世佳作了。
沈平确实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旁的不说。
就说沈平这八股文写的,那简直是八股文中的标准。
八股文是格律化的,最重要的便是结构。
所以写八股文是有一定技巧的。
只要你结构足够好,内容写的大差不差,成绩就不会低。
但你的结构若是不好,即便你的内容再好,那成绩也不会高。
这就是八股取士的硬性要求。
沈平这八股文结构肯定是满分的,看的赵尊赏心悦目。
不过他原本就对沈平非常喜欢。
毕竟作为一名文人,很难有人会不喜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
赵尊饮酒至兴起的时候,还时不时吟诵这首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真的引起共鸣。
所以这次秋闱,抛开沈平的真实水平不谈。
单单是赵尊对沈平的欣赏与喜欢,那他的成绩就不会低。
赵尊此刻已经静下心来,仔细看沈平的内容。
第一道题是四书义,《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赵尊心中默读,“今观世之行事者,或强人以所难,或责人以所不能,皆不明“勿施”之理。.......愿世之君子,皆以夫子之言为圭臬,庶几仁道可兴矣。”
他读的很细很慢,但中间却没有丝毫停顿,读的非常流畅。
其实若是将四书义的核心研究明白,理解的就会非常通透。
无非就是严格的八股体,外加四书里面的内容与治国理民相结合。
赵尊读完之后,眼眸中是抑制不住的欣赏。
因为沈平这篇四书义写的,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简直是标准。
沈平所写的东西,不能说是多么的精彩出色,但绝对是框架内的极致。
赵尊看着,突然有一种预感。
他突然感觉沈平理解的不单单是四书,体会的不单单是治国理民。
这像是沈平将八股文给研究透彻了。
这像是沈平知道怎么写文章会出彩。
但这更像是他知道怎么写,肯定会拿非常好的成绩。
所以赵尊就有一种感觉。
八股文好像是将沈平的水平给限制住了。
赵尊看过沈平在国子监写的那篇赈灾策论。
因为那只是国子监月考而已。
所以沈平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才华显露的淋漓尽致。
不然沈平那篇策论,也不会到达成为治国良策,楚皇给他颁发经世致用牌匾的地步。
赵尊感觉,沈平秋闱四书义没有到达那篇策论的水平,完全是因为八股文限制了沈平的发挥。
但即便如此,也绝不会是沈平这四书义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