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实际情况,我个人建议,知青最好还是找知青,除非你想一辈子留在农村。这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从现实考虑,夫妻双方同为知青,以后也好一块儿回城。“
方唯就是论事,回答了他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底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觉得支书的回答很诚恳,没有官话套话,很符合实际情况。
那个知青也很满意,说了声谢谢便坐下了。
紧接着,又有一个知青开始提问:“请问方支书,你觉得大家还有回城的希望吗如果有,大概还需要等多久”
“这问题同样不好回答,但就我个人的理解,知青回城应该是大势所趋。具体的时间不好说,我估计不会太快,但也不会太晚,两年左右的时间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方唯是知道大势的,从1978年10月份之后,就拉开了知青全面回城的序幕。
但他不能信誓旦旦的说这些,只能模棱两可的给出一些猜测。
底下又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大家愿意相信他说的话,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在乎多两年的时间吧
方唯是谁他可不仅仅是大队支书,对方同时还是全国代表,能走进最高殿堂参加会议的人。所以,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在忽悠大家。
“方支书,我想扎根农村可以吗”
这时,有个男知青站了起来,继续提问。
“扎根农村我们当然欢迎,。不过我建议你赶紧找个村里的姑娘娶了,你早有这个打算还在磨蹭啥你和我说呀,我找人给你做介绍。”
方唯觉得对方不像是在开玩笑,便笑着回答道。
底下又爆发出一阵哄笑,这家伙虽然奇葩,但也很好的舒缓了大家的情绪。
提问继续下去,方唯总体上把握了几个原则。一个是知青的婚姻问题,他说的很详实,主要是不想让大家走弯路。
一个是模糊的给出了知青大面积返城的时间表,基本上锁定在了两年之后。
人最怕的就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大家就有了盼头,起码两年之内不会产生太大的情绪问题。
当然,要是方唯说胡话,等两年还是一点希望都没有,恐怕就会遭遇巨大的反弹了。
但他知道大势,所以不会翻船。
等这场会议结束之后,知青们的心情明显放松了下来,有说有笑的返回了宿舍。
看来,方唯的疏导很成功,成功安抚住了知青们的情绪,也给她们以希望。
“三哥,还得是你!我说这帮小子最近怎么都蔫头耷脑的,原来是想家了。唉,挺舍不得他们走的,但又不能耽误人家一辈子。”
郑虎就很佩服方唯做思想工作的水平,要是他就绝对讲不出这些话。
只不过他在心里也有点怀疑,两年之后真的会像三哥判断的那样,知青们通通都可以回城吗
他觉得这可能是三哥安抚人心的手段。
方唯没想那么多,他随后在协调小组的会议上也说了知青的问题,引起各大队负责人的重视,于是就有人提议,是不是17个大队一起搞一次【知青联谊活动】,也好解决大龄知青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