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地种植冬油菜当然是很好的选择,我们院里研究出来的一种甘蓝型冬油菜,能耐受的低温临界值为-35度。
不过耐盐碱的问题我们一直没能解决,这一块我们放弃了,希望方董能攻克这个难题。”
农科院的同志很热情,详细介绍了他们研发的新型冬油菜的情况。
方唯对此很感谢,也给大家介绍了海水稻和耐盐碱大豆等作物的研发进展。
大家约好明天再继续交流,便继续开怀畅饮。
翌日。
方唯见到了新型冬油菜的种子,这家伙比一般的油菜种子要大一些,而且看起来更加饱满。
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冬油菜的研发过程很曲折,整个项目历时7年才获得了成功。
“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耐盐碱,但油菜越冬抗寒是基本条件。你们有可能对外授权吗我想在你们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做研究。”
方唯在农科院副院长的陪同下,在各处参观了一天。
最后,他问了唐副院长一个问题,对方有没有可能进行合作
“能跟方院士合作,是我们的荣幸。不过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回头需要院里开会研究,成与不成我都会给你一个答复。”
唐副院长很客气,说会把方唯的想法提交给院里进行讨论。
方唯不再多言,随即告辞离去。
晚上。
他吃过饭就没出门,呆在酒店的房间里计算了一下授权费的比例。
就这个项目而言,授权费大概率还是按照未来的销售收入进行一定比例的提成。他觉得可以参照他和马教授、林教授之间的合作,提成比例以三成为上限。
超过三成,这个合作项目就无法落实。
第二天。
方唯便返回了夏楚县,几百公里的路途算不上很远,等农科院那边有了消息之后再说。
他这边在想办法解决冬油菜的事情,冯小江已经开始搜集多种冬小麦的种子。耐寒的冬小麦品种很多、有一定耐盐碱特性的冬小麦品种也不少。
夏楚县由于天上山脉的屏障作用,冬季相对温暖,春季回暖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同时通过灌溉能度保障水份需求。
所以,冬小麦是当地及其周边的传统农作物,而海水稻是新鲜事物。
“老板,冬小麦对于田间管理的要求较高,真要种植的话,恐怕还要针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公司没有种植冬小麦的经验,需要慢慢积累。”
现在方唯和冯小江等人对于冬小麦亦或是冬油菜,并没有做出选择。
所以这两种作物都需要进行培育,然后再进行大面积验证。
相对而言,种植冬油菜的难度要小一些,冬油菜的抗寒性能更佳。冬小麦要是受了冻灾,基本上就是颗粒无收。
“先不管那些,咱们尽量把这两个品种搞出来,到时候光是育种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方唯点点头,聚力农业本来就是从零开始,什么不都得尝试一下吗
西北农科院那边还没有回话,他便开始抓紧时间搞出来了【耐盐碱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