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
富民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方案】顺利完成,然后交到了方唯的手里。
方唯看了一遍之后,不是很满意,就干脆自己动手进行了修改。
按照富民县的情况,的确应该普及节水灌溉系统,而且不宜大面积种植【海水稻】。种植海水稻还是很消耗水资源的,这一点必须要重视。
因为海水稻可以在中重程度的盐碱地里种植,而且这种作物对于吸收土壤里的盐分很有利,是改良盐碱地的利器。
不过从第二季开始就可以考虑种植其他的耐盐碱作物,比如像耐盐碱大豆和冬小麦轮作,耐盐碱大豆和冬油菜轮作等等。
富民县有着广阔的牧区,所以还可以从第二季开始种植耐盐碱苜蓿,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助力。
方唯根据实际情况,很快就完善了整个方案,然后交给叶晨让对方给杨峰送了过去。
“看来,耐盐碱小麦和耐盐碱冬油菜还挺重要。”
方惟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不过他还是不会催促研发中心,实在来不及的话,可以先从马教授那边引进一些耐盐碱作物种植,算是一种过渡。
接下来,另外一个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方案,方唯就不打算插手了。
自己已经打了个样,相信杨峰等人能做好后续的方案。
过了一会,叶晨就走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老板,银夏农科院的一位教授,发表了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方通过种植海芦苇改造盐碱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拿过来我看看。”
方唯随即把报纸拿了过来,然后挥挥手让叶晨先去忙。
他仔细的看了报道,然后给马教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道:“马教授,你对于银下农科院的盐碱地改造项目了解多少”
“老丁的项目嘛,我很清楚。他那个效果还行,但比起咱们海水稻轮作方案差远了。还有就是,海芦苇的经济价值不大,这个项目需要政策推动才行。”
马教授讲的很直接,首先肯定了对方项目的可行性,但性价比不高。
尤其是综合效果远远达不到聚力农业的水平。
“明白了!你和林教授打算什么时候过来看看”
方唯点点头,基本上确定那个项目对公司没啥威胁。
两人随后闲聊了几句,便挂了机。
与公司合作的两个县都很有诚意,两个10万亩示范基地的建设进度很快,应该在下雪之前就能彻底完工。
毕竟不是什么复杂的工程,仅仅是三通一平和灌溉渠的建设,其实还是很容易的。
另外公司这边也派出了得力人手,在两个示范基地建设了诸如办公、住宿、食堂等基本设施,其他的设施会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再动工。
聚力农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60万亩的盐碱地,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快速发展成为了一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这就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好处。
方唯最近没事就在研发中心呆着,公司目前还做不到一年两季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