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人喊道:“陈英雄,你可一定要保重身体啊,我们还指望你呢!”
陈天佑笑着点点头:“谢谢大家关心,我会的。”
在朝廷中,陈天佑的事迹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纷纷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少年英雄”
“国之栋梁”
。
早朝之上,吏部尚书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此次陈天佑剿匪立下大功,实乃我朝之幸啊!
他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胆识和谋略,将来必成大器!
臣以为,应破格提拔,让他担任更高的职位,为朝廷效力。”
户部尚书也附和道:“陛下,吏部尚书所言极是。
陈天佑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心怀百姓,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建议,对他加以重赏,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激励更多的人保家卫国!”
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些官员,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他们看着陈天佑年纪轻轻就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心中很不是滋味。
兵部侍郎冷哼一声,出列奏道:“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说不定是他暗中与贼寇勾结,故意演了一场戏,骗取陛下的信任!
一个小小的武举人,哪有这么大的本事?”
他眼中闪烁着嫉妒的光芒。
旁边的礼部侍郎也跟着附和道:“就是,他一个小小的渡慕武举人,突然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谁知道背后有什么猫腻!
说不定是贺长龄大人为了邀功,故意夸大其词。”
他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
吏部尚书一听,立刻反驳:“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此言差矣!
陈天佑剿匪之事,百姓有目共睹,岂是能造假的?贺长龄大人一向正直,怎会做出夸大其词之事?你们这是嫉妒!”
兵部侍郎不甘示弱:“我只是就事论事,并非嫉妒。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不在少数,一个年轻人如此锋芒毕露,未必是好事。”
双方争执不下,朝堂上顿时一片混乱。
这些言论,很快就传到了陈天佑的耳朵里。
他正在军营中操练士兵,听到士兵们议论此事,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对身边的副将说:“不必在意这些流言蜚语,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清者自清,只要我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的诋毁。”
副将愤愤不平地说:“将军,那些人太过分了,他们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经过,就随意污蔑您。
您为了剿匪,差点丢了性命,他们却在这里说风凉话。”
陈天佑拍了拍副将的肩膀:“好了,别生气了。
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去吧。
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好。
你看,经过这次剿匪,士兵们的士气多高啊,我们更要抓紧训练,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副将点了点头:“将军说的是,是属下太冲动了。”
此时,皇帝也听闻了陈天佑的事迹以及朝堂上的争论。
他坐在龙椅上,一脸好奇地询问贺长龄:“贺爱卿,这个陈天佑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