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巡抚大人带着官绅们在府衙等着您呢,说要为您摆庆功宴!”
“庆功宴就不必了。” 陈天佑摆摆手,目光扫过周围百姓,“把缴获的粮草先分下去,尤其是城西那些受灾的人家,每户多给两斗米。”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告诉巡抚大人,我先陪乡亲们说说话。”
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一个瘸腿的老兵拄着拐杖挤到前面,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将军还记得城西的灾民?去年俺们全家快饿死时,是您让人送来了救命粮啊!” 他说着就要磕头,被陈天佑一把扶住。
“张老爹,您当年在虎门抗英时,腿不就是为护着咱百姓伤的吗?” 陈天佑握着老人的手,掌心传来对方指节的粗糙,“该受敬重的是您才对。”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有知道底细的人开始小声议论:“原来张老爹还是抗英英雄呢!”“难怪陈将军这么敬重他。”
就在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哭闹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被挤得东倒西歪,怀里的婴孩吓得哇哇大哭。陈天佑立刻拨开人群走过去,脱下自己的披风裹在孩子身上:“莫怕,莫怕,坏人都被抓住了。”
那披风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却奇异地让孩子止住了哭声。妇人哽咽着说:“将军,俺男人是您手下的兵,上个月…… 上个月在清剿贼窝时没了……”
陈天佑的眼神黯淡下来,他郑重地朝妇人作了个揖:“嫂子放心,朝廷的抚恤金我已经让人送到您家了。以后家里有任何难处,只管去找军营的赵勇,他会照应您的。”
周围的百姓纷纷劝慰起妇人,有人说:“你男人是英雄啊!” 也有人说:“陈将军最是体恤下属,你就放宽心吧。”
太阳升到头顶时,陈天佑才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城里走。街道两旁的商户都拿出最好的东西往他手里塞:绸缎庄的老板递来匹上好的云锦,药铺的掌柜捧着个装满药材的锦盒,连青楼的姑娘们都在二楼抛洒着花瓣,娇声喊着 “将军威武”。
走到十字街口时,一个瞎眼的老艺人正拉着二胡,琴声悲怆动人。陈天佑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块碎银子放在他的琴盒里。老艺人连忙起身作揖:“多谢客官,多谢客官。”
旁边的人喊道:“张瞎子,这是陈将军啊!就是他把抢你钱袋的小贼抓起来的!”
老艺人先是一愣,随即对着陈天佑的方向深深鞠躬:“原来您就是陈将军!老朽无以为报,就为您拉段《得胜令》吧!” 琴弦拨动,欢快的旋律立刻流淌出来,引得周围人纷纷跟着哼唱。
陈天佑边走边与百姓交谈,问起今年的收成,说起孩子们的学业。有个教书先生挤过来说:“将军,我打算在祠堂办个学堂,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念书,您看……”
“好主意!” 陈天佑立刻说道,“我让人把缴获的那些没用的桌椅送过来,再让军中识字的弟兄轮流去代课。” 他转头对赵勇吩咐,“这事你记着办,三天内必须办妥。”
赵勇刚应下来,就见一群孩子围着个货郎担吵吵嚷嚷。原来是货郎在卖泥娃娃,每个都捏成陈天佑的模样,戴盔披甲,威风凛凛。陈天佑拿起一个细看,忍不住笑了:“这泥人捏得比我本人俊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