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部分。
他们在调试程序完成设计的过程中,正在飞快的消化着知识,并且让他们应用在程序中。
合适的就留下,不合适就迭代掉。
无论应用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整套系统后续他们自己维护,所以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雷点或者弊端,真要是出现什么问题,直接调整优化的就好。
诺亚和艾娃正在不断的优化程序,同时根据程序优化后的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思路。
他们不仅需要对猎犬一行进行了模块的升级,连带着也要对吉米大厦的监控系统也进行了调整。
两个人强化了机密大厦中监控设施对于环境参数的获取收集。
这些本来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是为了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的安全参数,在猎犬一型的算法下,有了运用空间。
猎犬一行收入了足够多的行为参数变化,对于环境参数的影响,例如空气流动速度,重量,声音这些都进行了收录。
在针对性的处理环境的变量之后,精校了警戒预警的阈值,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机密大厦中环境参数异常的部分。
只是这些环境因素数据量极大,处理起来缓慢,而且异常数据负债的范围很广,几乎很难精确定位到具体位置,它是一个笼统的区域。
不过尽管如此,也知道了在第四层潜入人员数量。
除了之前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发现的人员踪迹,还有另外两个人,这就是在第4层的全部人选吗,不一定。
算上之前在考场上标注的三个对象,一共是六个人。
根据(0/8)推断,应该是还缺两个。
想要通过伪装进来,就必然会经过猎犬一型的检测。
那么这样就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剩下的这两个人有极高的伪装技巧,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避过了第一轮的风险筛查,没有直接被标记出来,是混入到了中低档的危险人员名单中。
第二就是对方也是潜入进来的,但是对方的潜伏技巧足够好,听说有不少身法的秘籍可以在行动间无声无息,踏雪无痕,风声、重量和声音都可以收敛,这样自己环境监测的确对这样的人是没有用的。
“果然不能小看学长学姐。目前的数据过于模糊,还需要进一步精确才行。”
有机会吗?当然是有机会的。
诺亚和艾娃两个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阅览室周围守株待兔。
自己的诱饵,他们无论如何都会来这里,到时候正好可以进一步调整算法,建立模型,强化特例的主要特征,就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
其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收集他们的行动数据,让他们有更多更丰富的行动表达,就需要其他队员的手段来帮助了。
最好的情况就是他们正面打一场,学长学姐们直接和仿真机器人战斗,机器人拳拳到肉的对决,到时候就可以拿到详尽的战斗数据,根据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战斗选择,直接设立他们的人物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当然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对方以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方式窃取到了图纸。
这样他们收集的数据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