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组的成员见识到这种来源于人体的特殊力量。
在任务中,“时间限制”本身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如果诺亚团队试图依靠拖延战术,就会陷入被动。
对这些经验丰富的入侵者而言,时间从来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他们只需收集足够的情报,摸清大厦安保体系的调整规律,便能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推断出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
一旦掌握关键信息,即使时间所剩无几,他们也能通过“解除界限”带来的全属性增幅,在短时间内强行突破,直取图纸。
这一点不需要怀疑,从他们“解除界限”后轻易摧毁高阶战斗机器人就可以看出来端倪。
若团队将这些机器人作为最后的防御依仗,无异于将图纸拱手相送。
AI在此处的设计,或许正是为了考验“猎犬一型”的应变能力与战术储备,评估其是否对对手的真实实力有充分预估和应对方案。
不过好在,诺亚从未想过消极防守。
从一开始“猎犬一型”的定位就是充满主动性的战斗系统。
所以在一开始,就将高级战斗机器人部署出去,用于收集资料。
在短时间内迅速通过收集资料完成对于“猎犬一型”系统迭代。
从而将“解除界限”这类非常规能力纳入常规对抗范畴,使其从决胜王牌转变为普通的战术补充。
更重要的是,即使入侵者使用了“解除界限”,因为猎犬一型控制的仿生机器人强度足以支撑对抗,入侵者难以在由新型仿生战斗机器人主导的防御体系中占据上风。
诺亚占据了主动权。
机密大厦传统的安保力量已经融入到了猎犬一型中成为他的眼睛和耳朵,他们并非形同虚设,而是作用转移了,不再是防御而是辅助。
至此,“猎犬一型”的表现已完全超出AI的预期。
AI正式授予系统编号与命名权,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然而到此还并没有完成ai检测的全部目标。
诺亚敏锐地察觉到,在这次检测中,尤里和莉娜也同样是隐藏的检测手段。
AI必定早已觉察到这两人身上的异常。
这种觉察可能始于疫苗注射之时,也可能是在他们修成奇功之际。
即便失去记忆,尤里和莉娜也必然能感知到这个AI掌控的世界中存在的诸多违和。
加之他们或许同样能够使用“魔药辅助系统”,这就造成了有秘密隐匿的痕迹。
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试探,既是对这两人的试探,也是对诺亚团队的试探。
仔细想来,诺亚隐藏了自己与艾娃的初始数据,表现的相当平均,这样的属性数值,在AI的评估中,他们目前取得的成就早已远超理论上的能力上限,或许已经触及预警阈值。
但由于研究方向与AI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所以AI选择了用尤里和莉娜进行试探。
那么,这次试探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诺亚几乎不假思索,便得出了答案:奇功。
目前“猎犬一型”的发展路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