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掏书信慢了些。”
禄伯赶紧接住小木牌还有书信,把小木牌揣到了怀里,然后才开始拆书信。
一边拆开书信一边说到:“那是怪哥哥招待不周了?跟哥哥回去,老宅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每天打扫的人能进去,哥哥就不准其他人进去,小郎君什么时候回来,就要是原来的样子。”
禄伯打开书信,大致看了一遍,然后打两个小伙计回城里,这才带着王来顺往家走。
到了家里禄伯迫不及待的问道:“阿郎现在如何?”
这才是禄伯最担心的,说是京城任职,但是还有一关要闯。
王来顺笑着说到:“好的很,有尉迟大哥照应,你就不用着急了”
其实葛三爷很着急,好些日子了都没得到李世民召见。
原本觉得献了好东西,以前的罪责能免了,如今这么长时间没有个召见的消息,心中难免有些没底了。
不过王来顺这人报喜不报忧,再说就算报忧也没用,只会让禄伯更加担心。
禄伯一想也是,有尉迟大将军在,阿郎肯定不会吃亏,这才把谈话的内容引到书信上。
“这么说小郎君打算在京城弄作坊和酒楼了?”
王来顺点点头,说到:“确实如此,还找了合伙人呢。
尉迟家参加了,魏家也参加了,就是魏征魏侍中,还有一个姓李的,听说是皇家的本家。”
禄伯啧啧称奇,葛明跟魏家的小郎君有书信往来禄伯是知道的,尉迟家更不用说,没想到这才到了京城时间不长,居然就认识了皇家的本家。
不过细想也难怪,小郎君陪着太子读书,肯定会认识不少有身份的人。
“这么说每个作坊都要抽调人手去京城了?”
“葛明贤侄说,想要买卖做大,一定要在京城立足,否则怎么都做不大。”
到京城开酒楼还有作坊,自然更加赚钱,不过禄伯还是有些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兄弟,国朝不准官员参与商贾之事,在天子脚下如此大张旗鼓,是不是有些不妥?”
王来顺听后差点笑出声,不过看到禄伯满脸严肃赶紧也换上了认真的表情。
“张大哥,你想多了,凡是勋贵高官屁股后面肯定跟着一堆商人,否则一大家子凭借俸禄和庄子非要饿肚子不可。
不参与商贾的官员也有,那都是一些小官,商人都看不上的。”
“难道说陛下就不管管?”
“怎么管?难道让宰相一家喝西北风?大家都是如此,只要不放到明面上就行。
再说葛明贤侄做的也不算生意,用他的话来说只是想把一些新的做菜方法传遍大唐。”
“就连开的作坊也与众不同,都是把一些农庄产的东西做个加工,贤侄说什么农产品粗加工,这样比直接买粮食有更高的收益,这还不算,还能让庄户有更多收入,这何乐而不为呢?”
“张大哥,你看看葛家庄子多富裕,不就是这么慢慢起来的吗?”
禄伯心想也是,同时也在给自己不断洗脑。
这不是做生意,只是把粮食换个方法卖出去。
我家小郎君是在做善事,让庄户过上好日子,绝对不是为了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