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休整。
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遭遇的却是冷漠无情的对待,甚至还要面临生死攸关的追杀,只得慌不择路地落荒而逃。
当他们行至卫国时,满心期盼能够在此获得些许庇护与援助。
怎奈那卫文公竟然将他们拒之于城门之外,丝毫不留情面。
无奈之下,重耳等人在饥肠辘辘、衣不蔽体的困境中,只好硬着头皮向路过的农夫祈求一些果腹之物。
谁能料到,这些农夫非但没有施以援手,反而肆意戏弄起这群落魄之人,竟将一块块泥土扔给了他们。
看到这番情景,重耳顿时怒不可遏,气得浑身发抖,扬起手中的鞭子就准备狠狠抽打那些可恶的农夫。
就在这时,身旁的赵衰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重耳,并赶忙劝说道:“主公息怒啊!您仔细想想,这土可不就是土地吗?如今农夫们赠予咱们土块,说不定正是上天有意要赐给我们广袤无垠的土地呢!此乃大吉之兆呀!”
重耳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渐渐地,他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如同被一场甘霖浇灭般逐渐消散。
通过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人们便能清晰地见识到赵衰那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以及他临危不惧、善于转危为安的非凡智慧。
在齐国,重耳受到了齐桓公的厚待,不仅赐予他美女和财物,还将宗室之女齐姜嫁给了他。
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复国之志。
赵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深知,齐国虽好,但绝非重耳久留之地,只有回到晋国,夺回君位,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
于是,赵衰与狐偃等人商议,决定用计让重耳离开齐国。
他们在桑树下密谋时,却被一位采桑女听到。
采桑女将此事告诉了齐姜,齐姜深明大义,她不但没有泄露机密,反而劝重耳离开齐国。
重耳却贪恋眼前的安逸,不愿离去。
齐姜无奈之下,只好与赵衰等人合谋,将重耳灌醉,然后用马车将他拉出了齐国。
重耳醒来后,发现自己已身处齐国之外,顿时大怒,欲杀狐偃。
赵衰连忙上前劝解,他言辞恳切地对重耳说:“公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您的大业着想啊!齐国虽好,但终非久留之地。如今您若不趁机回国,夺回君位,又怎能实现您的抱负,为晋国百姓谋福祉呢?”
重耳听后,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他意识到自己险些误了大事,对赵衰等人的良苦用心也更加感激。
在那漫长而又艰辛的流亡岁月里,整整一十九个春夏秋冬,赵衰宛如一颗坚定不移的星辰,始终紧紧围绕着重耳身旁,从未有过丝毫的背离与舍弃。
他不仅仅只是重耳的谋士而已,更是其心灵深处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患难与共的亲密挚友。
回首往昔,那段充斥着无数艰难险阻、困苦磨难的日子里,赵衰所拥有的超凡智慧以及矢志不渝的忠诚,犹如黑暗中的一束明亮火炬,照亮了重耳前行的道路,也成为了支撑着重耳坚持不懈走下去的强大动力源泉。
每当重耳不慎踏入重重困境之中,内心被迷茫与绝望交织而成的阴霾所笼罩之时,赵衰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