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感到绝望之际,命运似乎眷顾了他。
他偶然间结识了一位名叫东皋公的隐士。
这位隐士听闻了伍子胥的悲惨遭遇后,深表同情,决定伸出援手相助。
东皋公毫不犹豫地将伍子胥带回了家中,好生安顿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皋公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帮伍子胥顺利通过昭关。
终于,一个巧妙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
出了昭关之后,伍子胥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发足狂奔。
一路上,他风驰电掣般地穿过山林、越过原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逃离楚国的追捕范围。
终于,经过一番长途跋涉,伍子胥来到了波涛汹涌的江边。
然而,此时他的心情却瞬间跌入谷底,因为身后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而江面上竟然连一艘可以渡江的舟楫都没有!
眼看着敌人即将追至眼前,伍子胥感到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只见远处的江面上,一艘小小的渔船缓缓驶来,船头站着一位年逾古稀的渔翁。
那渔翁熟练地挥动着船桨,不一会儿便靠近了岸边。
伍子胥见状,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跳上船去。
渔翁也不多言,迅速掉转船头,向着对岸奋力划去。
随着小船渐渐远离江岸,伍子胥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当他们成功抵达对岸时,伍子胥已是累得气喘吁吁,但他内心的感激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他连忙解下腰间那把价值百金的佩剑,双手递到渔翁面前说道:“老人家,多谢您的救命之恩!此剑虽非什么稀世珍宝,但也值些银两,请您务必收下。”
谁知,那渔翁微微一笑,轻轻推开了伍子胥的手,婉拒道:“公子不必如此客气。如今楚国悬赏捉拿你,赏格可是高达五万石粮食啊,此外还有执珪之爵等着人去领取呢。倘若我是个贪图钱财之人,恐怕早就跑去报官领赏了,又岂会冒险救你过江?所以,这剑我是万万不能收的。”
听到这番话,伍子胥不禁愣住了。他望着渔翁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在这一刻,他深深地领悟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句话的真谛。
伍子胥郑重其事地朝着渔翁深深鞠了一躬,表示自己一定会铭记这份大恩大德。
随后,他再次踏上了前往吴国的征程,而那位善良的渔翁则默默地摇着小船离开了岸边,消失在了茫茫江水之中……
经过无数艰难险阻和漫长的旅途跋涉,伍子胥终于拖着疲惫不堪但又充满期待的身躯踏上了吴国的土地。
此时此刻的吴国,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公子光牢牢掌握着国家的权柄。
伍子胥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很快就洞悉到公子光内心深处隐藏着一颗渴望夺取王位、开创宏伟霸业的心。
为了能够顺利获取公子光的充分信任与倚重,伍子胥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向他举荐一名英勇无畏且身手不凡的勇士——专诸。
紧接着,伍子胥全身心投入到协助公子光精心筹划那起震惊天下的“专诸刺王僚”事件当中。
在那个令人心弦紧绷、紧张刺激到极点的宫廷政变之夜,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