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掌握大权,让胡亥在不知不觉中对权谋之术产生了兴趣。
在赵高长期的影响下,胡亥逐渐对这个表面忠诚、善于迎合的宦官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视其为自己最可信赖的心腹知己。
赵高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胡亥,还在胡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每当胡亥在宫廷中受到其他皇子的排挤或欺负时,赵高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为他打抱不平,教他如何反击。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让胡亥在情感上对赵高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他觉得只有赵高才是真正对他好的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东巡途中突然驾崩,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宫廷表面的平静,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风暴。
秦始皇的驾崩来得极为突然,他生前虽然一直在为秦朝的长治久安而努力,但对于继承人的问题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论。
按照秦始皇原本的遗诏,长子扶苏应继承皇位,延续秦朝的统治。
扶苏为人正直、贤明,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朝中许多大臣的支持。
他深知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百姓们历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多次向秦始皇进谏,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实行一些较为宽松的政策。
然而,他的这些建议却与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秦始皇派往北方边境,监督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然而,赵高却不甘心就此失去现有的权势与地位,他深知扶苏为人正直、贤明,对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多有不满。
一旦扶苏即位,自己必将面临失势甚至身败名裂的下场。
于是,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赵高决定铤而走险,精心策划了一场惊天阴谋。
他先是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说服了丞相李斯参与其中。
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在秦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和顾虑,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这一心理弱点,对他晓以利害,指出如果扶苏即位,必定会重用蒙恬,而李斯则可能会失去丞相之位。
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最终妥协,与赵高狼狈为奸,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并伪造诏书赐死扶苏。
在这场充满血腥与背叛的宫廷政变中,胡亥被赵高无情地推到了前台。
起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胡亥震惊不已,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深知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也没有做好承担如此重大责任的准备。
他对扶苏充满了愧疚和不安,毕竟扶苏是他的兄长,而且在他心中,扶苏一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但在赵高的再三劝说与蛊惑下,他终究没能抵挡住权力的巨大诱惑,怀着忐忑与侥幸的心理,同意了这场阴谋。
他天真地以为,成为皇帝后,他可以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却没有意识到权力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就这样,在赵高和李斯的精心运作与扶持下,胡亥登上了皇位,成为秦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秦二世。
胡亥即位之初,由于缺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