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律法。
胡亥生性贪玩,对学习本无兴趣,整日只想着嬉戏玩乐。
但赵高却有办法将枯燥的律法讲解得生动有趣,他常常结合宫廷中的实际案例,甚至编出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胡亥的注意力。
他还时常带着胡亥在宫廷中游玩,满足他的各种要求,陪他骑马射箭,观看歌舞表演。
渐渐地,胡亥对赵高产生了深厚的依赖和信任,视他为最亲近的人。
在胡亥眼中,赵高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他的朋友和保护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高在宫廷中的权势逐渐增长。
他利用自己掌管符玺印信的便利,开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与朝中一些官员勾结,为他们谋取私利,以此换取他们的支持。
那些官员为了讨好赵高,纷纷向他进献奇珍异宝,有的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从民间搜罗来罕见的古玩字画、稀世珍宝,送到赵高的府邸。
赵高的府邸逐渐变得门庭若市,前来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
然而,赵高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开始投向更高的权力巅峰,他的野心在不断膨胀。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嬴政率领众人巡游天下,赵高、李斯和胡亥随行。
一路上,秦始皇视察各地的民情,宣扬秦朝的国威。
当队伍行至沙丘时,秦始皇突然病重。
他躺在病榻上,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便让赵高起草诏书,命长子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火速赶回咸阳主持葬礼,实际上就是将皇位传给扶苏。
赵高接到诏书后,心中却打起了小算盘。
他与扶苏向来不和,扶苏为人正直,对赵高的一些行径颇为不满。
而且扶苏信任蒙恬等大臣,若他即位,赵高的权势必将受到极大威胁。
于是,赵高决定铤而走险,篡改遗诏。
他先找到胡亥,劝说他夺取皇位:“皇上驾崩,没有遗诏封诸子为王,只赐给扶苏一封诏书。扶苏一到咸阳,就会即位为帝,而你连尺寸之地都不会有,这可如何是好?”
胡亥起初有些犹豫,认为这样做不义不孝,违背了道德和伦理。
但赵高巧舌如簧,不断劝说:“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如今大权在你我和丞相手中,机会难得。若不抓住,以后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况且,统治别人与被别人统治,差别可太大了。你想想,一旦扶苏即位,你就得向他俯首称臣,处处受他的约束,而如果你成为皇帝,整个天下都将是你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一切。”
在赵高的蛊惑下,胡亥最终动摇了,他的心中开始燃起对皇位的渴望。
之后,赵高又去拉拢丞相李斯。
他对李斯说:“皇上驾崩,遗诏和玺印都在胡亥手中,立谁为太子,全在你我一句话。你想想,论才能、功劳、谋略以及与扶苏的关系,你比得上蒙恬吗?扶苏即位后,必定任用蒙恬为丞相,到时你可就无法保住现在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了。而胡亥仁慈宽厚,若立他为帝,你我都能长享富贵。”
李斯起初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之事,他辅佐秦始皇多年,深知秦始皇对扶苏的期望,也明白扶苏的贤能和担当,若扶苏即位,必定能将秦朝治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