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湖阳公主是刘秀的姐姐,深受刘秀的敬重和宠爱。
她自恃身份高贵,平日里为人傲慢,飞扬跋扈,其家奴也狐假虎威,在洛阳城横行霸道,百姓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董宣决心惩治凶手,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他多次派人到公主府外守候,一等就是数天。
烈日炎炎,守候的衙役们被晒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可董宣始终坚定地要求他们继续坚守,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然而,家奴一直躲在府中,不敢露面。
一天,下人来报,湖阳公主带着家奴外出。
董宣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衙役赶到夏门亭。
他早早地在此等候,当公主的车马浩浩荡荡地出现时,董宣快步上前,跪地叩拜,说道:“公主殿下,您的家奴杀人,国法难容。请您交出凶手,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湖阳公主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高高在上地看着董宣,不屑地说道:“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洛阳令,竟敢拦住我的车马,简直是大胆妄为。我的家奴是在我的府中,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杀人?”
董宣毫不畏惧,他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公主殿下,人命关天,国法不容践踏。我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您的家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果您包庇凶手,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身为皇亲国戚,您更应以身作则,维护律法的尊严,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
湖阳公主被董宣的话气得满脸通红,她指着董宣的鼻子,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顶撞我。我要到陛下那里告你,让你知道得罪我的下场!”
董宣不为所动,他喝令家奴下车,当场将其斩首。
湖阳公主见家奴被杀,更加愤怒,她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于是调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刘秀哭诉董宣的“罪行”。
刘秀听后,勃然大怒,觉得董宣太过放肆,不给皇室颜面,立即下令将董宣召进皇宫,要将他处死。
董宣被带到刘秀面前,他毫无惧色,慷慨陈词:“陛下,臣斗胆问一句,您是想让天下太平,还是想让权贵横行?如今陛下圣明,开创了东汉基业,本应依法治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湖阳公主的家奴公然杀人,若不惩处,国法何在?陛下又如何治理天下?臣身为洛阳令,职责就是维护律法尊严,为百姓主持公道。如果因为惩治凶手而获罪,臣死而无憾!”
刘秀听了董宣的话,心中有所触动,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
他知道董宣说得有理,董宣此举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律法,稳定民心。
但为了给湖阳公主一个交代,他还是下令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罪。
董宣坚决不肯,他梗着脖子说:“臣没有错,绝不磕头!”
刘秀见状,示意宦官强行按压董宣的头。
董宣双手撑地,拼命挣扎,宁死不屈,宦官们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未能让他低头。
宦官无奈,只好向刘秀报告:“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按不下去。”
刘秀看着董宣,心中既敬佩又无奈。
他最终赦免了董宣,并赏了他三十万钱。
董宣将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衙役,自己分文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