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郭嘉(2 / 4)

施展抱负做准备。

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唯有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才能辅佐明主,成就一番大业。

初出茅庐,郭嘉投靠了袁绍。袁绍当时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看似是成就大业的最佳选择。

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使得天下贤才纷纷来投。

他的营帐之中,整日高朋满座,谋士们各抒己见,讨论着天下局势。

然而,郭嘉在袁绍帐下待了一段时间后,便敏锐地察觉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袁绍虽有宏大的志向,却在决策时优柔寡断。

每次商议大事,他总是犹豫不决,听了这个谋士的建议觉得有理,听了那个谋士的观点又觉得可行,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付诸行动。

而且,他表面上礼贤下士,对谋士们恭敬有加,内心却猜忌多疑,不能真正信任和重用他们。

郭嘉深知,在这样的主公麾下,自己的才能难以得到充分施展,也无法实现匡扶天下的抱负。

于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袁绍。

直到经荀彧推荐,郭嘉与曹操相见。

两人促膝长谈,纵论天下大势,从汉室衰微到诸侯割据,从民生疾苦到战略布局。

曹操发现,郭嘉对局势的分析鞭辟入里,提出的见解与自己不谋而合,不禁大喜过望,感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明主,从此,开始了他为曹操出谋划策的生涯。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之战后陷入僵持,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曹操也萌生退意。

郭嘉却力排众议,他向曹操分析道:“吕布有勇无谋,如今屡战屡败,锐气已失。陈宫虽有智谋,但反应迟缓。我军可引沂水、泗水灌城,必能破之。”

曹操依计而行,果然水淹下邳,生擒吕布,除掉了一大劲敌。

在实施水淹之计的过程中,曹军将士们日夜奋战,挖掘河道,修筑堤坝。

郭嘉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变化,随时调整策略,以防吕布狗急跳墙,做出疯狂的举动。

最终,吕布的军队在洪水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他本人也被曹操擒获。

官渡之战前,曹操对与袁绍的实力差距深感忧虑。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而曹操的势力范围相对较小,兵力也远不及袁绍。

在众人都对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感到担忧时,郭嘉献上“十胜十败”之说,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对比曹操与袁绍。

他指出曹操在“道”上,顺应天理,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深得民心;而袁绍虽出身名门,却心怀不轨,妄图篡汉自立,不得人心。

在“义”上,曹操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师出有名;袁绍则为了一己私利,挑起战争,不得道义支持。

在“治”上,曹操治理有方,赏罚分明,军队纪律严明;袁绍则法令松弛,内部矛盾重重。

在“度”上,曹操豁达大度,用人唯才,能容忍下属的小过失;袁绍则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谋”上,曹操足智

最新小说: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第一权臣 寒门状元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