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銮殿上,曹操将节钺递到曹彰手中时,节杖上的牦牛尾拂过他的黄须,君臣父子的目光在殿柱阴影中交错。
“昔霍去病弱冠封狼居胥,汝今已过而立,当知责任轻重。”曹操的声音混着殿外北风,“若战不利,汝可退保雁门;若战必胜,勿贪功深入。”
曹彰率军北进时,恰逢大雪封路,粮草运输受阻。
部将建议等待春讯,他却指着地图上的桑干河说:“乌桓以为我军怯寒,必不设防。若趁雪夜突袭,可收奇效。”
遂下令士兵“人衔枚,马裹蹄”,冒雪急行军三百里,于拂晓抵达代郡城下。
代郡守军见曹军顶风冒雪而至,以为神兵天降,阵脚大乱。
曹彰采纳参军田豫“车阵诱敌,骑兵包抄”之计:先以辎重车结成环形阵地,吸引乌桓骑兵冲击,待其马力疲惫,亲率五千“虎豹骑”从侧翼杀出。
史载他“被发戴兜鍪,槊影如电,所过之处,胡骑人马皆碎”(《魏略》)。
战斗中,一支流箭射中他的护心镜,距离咽喉仅三寸,他却大笑拔箭,反手掷入敌方主将心窝。
乌桓军败退至桑干河时,冰层突然开裂,无数骑兵坠入冰水。
曹彰不顾部将劝阻,率轻骑踏冰追击,直至鲜卑轲比能部观望不前,遣使献上金珠求和。
此役共斩首级三万余,俘获牲畜十万头,代郡、上谷尽复汉土。
战后清点人数,曹彰所部伤亡仅十之二三,创下曹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彰率得胜之师抵达长安。
曹操在丞相府设宴庆功,席间命其脱去铠甲,露出遍体伤痕。“此箭伤何人所赐?”
曹操指着他左肩上的疤痕问。“乃乌桓左贤王射伤,儿臣后来斩其首。”曹彰答。
“此刀伤又如何?”“是与能臣氐肉搏时所留,儿臣剜其心肝以祭军旗。”
曹操听得忽而皱眉忽而微笑,最后竟斟满酒盏,泼在曹彰胸前的疤痕上:“所谓父子,不过是朕送汝上战场,汝送朕捷报来。”
当夜,曹彰宿于曹操寝殿偏房。三更时分,忽闻父亲在梦中呓语:“奉孝(郭嘉),此子可用乎?”
他猛然惊醒,方知曹操虽委以重任,心中仍有疑虑。
次日清晨,他主动将虎符交还曹操,只请赐“前锋印”:“儿臣愿为父帅前驱,不为镇守一方之诸侯。”
曹操凝视他良久,叹道:“汝非韩信,朕亦非刘邦。”
遂赐他黄金五百斤,良马百匹,仍令其屯驻代郡,都督北方军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
临终前,驿卒八百里加急传召曹彰从代郡返京。
当他快马加鞭抵达时,曹操已咽气,灵堂内外哭声震天。
曹彰推开众臣,直入灵帐,盯着兄长曹丕问:“先王玺绶何在?”
(《三国志》)此言如巨石投湖,满朝哗然。谏议大夫贾逵挺身答道:“太子在邺,国有储君,君侯安得问此!”(《魏略》)
后世多以此事质疑曹彰有夺位之心,然细究当时局势:曹丕虽为世子,却远在邺城,曹植在临淄,唯有曹彰手握北方重兵,若真有反意,大可陈兵洛阳城下。
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