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赵云(2 / 4)

>他亲自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还将俘获的敌军眷属妥善安置。

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不仅迅速稳定了新占领地区的局势,更为刘备赢得了益州民心。

当地百姓甚至编出歌谣赞颂:"常山赵子龙,仁义赛关公;银枪定巴蜀,仁德沐蜀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汉水之战,堪称赵云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当时,黄忠提议劫取曹军粮草,赵云留守大营接应。

黄忠逾期未归,赵云率数十骑前去探查,却遭遇曹军主力。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赵云没有选择硬拼,而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

他下令偃旗息鼓,大开营门,单枪匹马立于营寨之前。

曹军见状,怀疑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

在曹军犹豫撤退时,赵云突然下令擂响战鼓,一时间鼓声震天,营内弓弩齐发。

曹军顿时陷入混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刘备视察战场后,由衷赞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并将其晋升为翊军将军。"

翊军"之名,既体现了赵云的护卫之功,也暗含其辅助军国的重要地位。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以偏师吸引曹军主力,为马谡防守街亭争取时间。

尽管因马谡失街亭导致北伐失败,但赵云在箕谷退兵时的表现堪称完美。

他亲自断后,组织有序撤退,"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并且将军资什物全部带回。

面对诸葛亮的赏赐,赵云推辞道:"此次北伐失利,何功之有?请将财物纳入府库,待日后再作赏赐。"

这种不贪财物、顾全大局的品格,令全军上下无不敬佩。

事后,诸葛亮特意上表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箕谷军退,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赵云不仅是勇猛的战将,更是兼具政治远见与道德操守的儒将,其言行处处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

刘备平定益州后,有人提议将成都城中的田宅分赐诸将,以犒赏功臣。

赵云却力谏:"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这番言论展现出的不仅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更体现了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他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主张先稳定民心,再行赏赐。

这一建议最终被刘备采纳,有效稳定了益州局势。

后世史学家评价此事时说:"赵云之谏,非独为百姓计,更为蜀汉长久之计也。"

赵云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

汉水之战后,刘备要赏赐他绢布万匹,赵云却推辞道:"军无战功,何以受赐?请将此物纳入府库,待冬日赏赐诸军。"

这种不贪财物、体恤士卒的品格,使他在军中享有极高威望。

据《云别传》记载,赵云常将自己的俸禄分给部下,遇到士兵伤病,还亲自探视。

他的坐骑"玉兰白龙驹",也是与士兵同甘共苦的见证——这匹马

最新小说: 大明,我来了! 第一权臣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寒门状元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