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祝融(2 / 3)

/p>

益州郡豪强雍闿勾结东吴,以"驱逐汉贼"为名煽动叛乱。

祝融看着兄长孟获被各部落推为盟主,营帐外堆积的兵器泛着冷光,终于按捺不住冲进议事厅。

"汉人背信弃义,占我土地,夺我牛羊!"孟获的怒吼震得兽皮帐篷簌簌作响。

祝融却将青铜镜重重摔在地上,镜面裂痕如蛛网蔓延:"你可知雍闿私通东吴,是要将南中卖给外人?他们承诺的兵器,不过是些锈迹斑斑的废铁!"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

祝融站在盘蛇谷的了望台上,看着汉军的赤色旌旗如血色长龙蜿蜒而来。

她抬手示意,数百藤甲兵从密林中涌出。

这些浸泡桐油、晾晒七七四十九日的藤甲,刀枪难入,水火不侵。

首战之下,汉军在山谷中陷入毒箭与滚木的夹击,损兵折将,败退三十里。

然而诸葛亮并未强攻,反而派人送来特殊的"战书"——是用南中特有的贝叶写成的信。

祝融展开叶片,上面除了工整的汉字,还画着孩童在学堂读书、商队往来交易的简笔画,角落用朱砂写着:"七擒七纵,非为征服,愿与诸君共建乐土。"

第七次孟获被俘时,祝融终于按捺不住,披挂整齐闯入汉军大营。

白纹豹在她身后低吼,锋利的爪子将牛皮地毯抓出数道裂痕。

诸葛亮却在中军帐摆下盛宴,案上除了蜀地美酒,竟还放着南中特有的酸角糕与竹筒饭。

"听闻祝融夫人善使飞刀,亮有一请。"诸葛亮取出绘着南中地图的木牌,"若夫人能在十步之外射中建宁郡,亮即刻退兵。"

祝融冷笑,三把飞刀闪电般脱手而出。

然而当飞刀触及木牌瞬间,暗藏的机括突然启动,青铜齿轮转动间,飞刀竟改变轨迹钉入帐柱。

就在她瞳孔骤缩的刹那,诸葛亮亲手解开木牌夹层,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通商章程:蜀地的铁器、盐巴,可换南中的翡翠、犀角;还计划在南中修建学堂,由蜀汉派遣夫子教授文字。"

南中物产丰饶,却因闭塞而贫。"诸葛亮的目光望向帐外,"夫人忍心看着孩子们永远在雨林里厮杀求生?"

那一夜,祝融在汉军营地徘徊至天明。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强者,不是让敌人害怕,而是让族人不再流泪。"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她带着白纹豹走进兄长的囚帐:"哥,跟我去见诸葛亮。"

此后数年,澜沧江畔时常能见到奇异的景象:一位骑着白纹豹的女子,腰间挂着青铜铃铛,身后跟着满载货物的象队。

祝融往来于成都与南中之间,她带回的不仅是蜀地的耕牛、农具,还有水车图纸与织布机。

在她的推动下,诸葛亮在南中设立庲降都督府,推行"和抚"政策。

她亲自参与修建学堂,教孩子们用汉字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将南中独特的巫蛊之术、驯兽之法记录在贝叶之上。

建兴九年,曹魏进犯汉中,诸葛亮准备第五次北伐。

祝融得知消息后,在孟获的反对声中召集三万藤甲兵,十万斛粮草。

出征那日,她身着赤红色战甲,在成都校场表演飞刀绝技。

最新小说: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禁宫 bl 第一权臣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大明,我来了! 攻占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