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年轻人的想法,他都会认真思考,权衡利弊,做出对整个族群最为有利的决策。
在一次与相邻部落的土地争端中,两个部落因为一片肥沃的牧场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孟获得知后,没有选择轻易发动战争,而是亲自前往对方部落,与对方首领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阐述了本部落对这片牧场的需求,也充分考虑了对方部落的利益。
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一项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两个部落通过交换土地和牲畜,和平地解决了争端,避免了流血冲突,赢得了族人和其他部落的尊重。
在他的带领下,孟氏一族在南中地区的影响力愈发强大,成为了南中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刘备入蜀并平定益州后,孟获敏锐地察觉到天下局势的变化。
他深知刘备是一位胸怀大志、礼贤下士的明主,蜀汉政权在刘备的治理下,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深思熟虑,孟获决定审时度势,选择归顺蜀汉政权。
在蜀汉的统治下,南中地区相对稳定,孟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自己部族的领导权,同时与蜀汉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维护着南中地区的和平与秩序。
他积极配合蜀汉政权在南中地区推行的各项政策,鼓励族人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与周边部落的贸易往来,促进南中地区的经济繁荣;还协助蜀汉政权在南中地区选拔人才,充实地方官府的力量。
然而,这种和平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蜀汉政权陷入动荡。
益州豪强雍闿听闻此消息后,野心勃勃,妄图割据一方,于是联合牂牁太守朱褒、越巂夷首领高定,共同起兵反叛蜀汉。
雍闿此人,心怀鬼胎,自恃在益州有一定的势力,一直对蜀汉政权的统治心怀不满。
他认为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群龙无首,正是他实现野心的大好时机。
他暗中联络朱褒和高定,以恢复益州自治为名,煽动各地豪强和少数民族部落加入反叛阵营。
一时间,益州南部地区战火纷飞,局势大乱。
当时,诸葛亮考虑到蜀汉刚刚经历国丧,国力尚未恢复,不宜立即出兵镇压叛乱,于是先采取怀柔政策,派都护李严给雍闿写信,陈述利害关系,希望能劝其罢兵。
李严在信中言辞恳切,详细分析了反叛的利弊,指出雍闿等人的行为不仅会给益州百姓带来灾难,也注定不会成功。
但雍闿早已下定决心反叛,根本不听劝阻。
他狂妄地回信给李严,言辞傲慢,声称自己是为了益州百姓的利益而战,要推翻蜀汉政权的统治。
此时,益州郡境内的少数民族原本对叛乱一事态度并不坚决,在得知诸葛亮派人劝降后,便有了动摇之心。
雍闿见状,为了稳住这些少数民族,便让在当地颇具威望的孟获出面诓骗大家。
孟获此时对雍闿的真实意图并不完全了解,他只是出于对族人利益的考虑,以及对雍闿的信任,才答应了这个请求。
他对众人说:“官府下令,要我们交出三百头黑狗,而且必须是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