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关银屏(1 / 5)

东汉光和五年(182年),解良城西的关帝庄园被初雪覆盖。

正厅暖阁内,关羽长子关平之妻刘氏紧攥锦被,额角冷汗混着雪花的凉意——这是她嫁入关家的第三年,亦是解良城在黄巾之乱后暂得安宁的第一个冬日。

当婴儿的啼哭穿透窗棂,守在廊下的关羽放下手中的《春秋》,见稳婆抱出襁褓中的女婴,小脸冻得通红,却睁着一双乌亮的眼睛左顾右盼。

“生在卯月,又逢银雪覆屏,便叫银屏吧。”

关羽粗糙的手指划过孙女的掌心,触到一块淡青色的胎记,形如偃月刀的轮廓,“我关家女儿,当如这冰雪,清冽皎洁,亦如这刀影,刚硬不屈。”

从此,“关银屏”三个字,便与“忠义”二字一起,刻进了这个婴儿的血脉。

关银屏的童年,是在祖父的演武场边度过的。

三岁时,她趴在青砖上,看祖父舞刀,刀风卷起的雪粒打在脸上,却不喊疼,只奶声奶气地学:“斩颜良,诛文丑……”

五岁那年,关平将她放上一匹枣红小马,小马突然受惊狂奔,她却死死攥住马鬃,直到关平追回时,仍咬着嘴唇不落泪。

关羽抚掌大笑:“我关家虎女,果然不输儿郎!”

遂命人打造一副缩小版的银鳞甲,甲胄边缘缀着祖母手绣的丹凤眼纹——那是关家的族徽,亦是她最早的“戎装”。

稍长,母亲教她女红,她却偷偷将绣绷换成了祖父的兵书。

绣针在绢布上歪歪扭扭地刺出“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母亲好气又好笑,关羽却命人在她闺房外悬一块木牌:“凤阁不绣鸳鸯谱,愿读兵书十万言。”

从此,关银屏的案头,既有《列女传》,亦有《六韬》,晨起练剑,暮读兵书,成了她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日常。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压境,十二岁的关银屏随家族南渡长江,迁居荆州江陵。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战火——新野城的焦土、长坂坡的哀嚎,还有祖父关羽率水军横江拒敌时,战船在江面划出的雪白浪痕。

她记住了祖父在帅帐中说的每一句话:“荆州者,天下之腹心,失之则进退无据。”

亦记住了母亲抱着她躲在船舱里,手指在她后背反复摩挲的纹路——那是荆州地图的轮廓。

在江陵的三年,是关银屏生命中短暂的安稳时光。

祖父关羽总督荆州事,府中每日都有各地来的信使,马蹄声碎,文书堆积。

她常扮成小厮,混在亲兵中听军情:博望坡的火攻、赤壁的东风、还有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愿以世子聘将军之女,结秦晋之好。”

那日,她躲在屏风后,见祖父猛地拍案,青龙偃月刀的刀柄在地面砸出闷响:“虎女安能嫁犬子!”

使者狼狈退去,她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从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家国棋子”。

母亲后来摸着她的头发叹气:“凤儿啊,你祖父的‘虎女’之说,怕是要误你终身了。”

她却仰头道:“若能像祖父一样保家卫国,终身不嫁又何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战爆发。

关银屏站在江陵城头,看祖父的军旗向襄阳而去,猎猎作响的“关”字旗

最新小说: 鹰掠九天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一权臣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嫡嫁千金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游戏?还是哲学?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