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夷陵的盛夏,酷暑难耐,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
蜀军连营七百里的火光映红了整个长江南岸,宛如一条燃烧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上。
陆逊站在猇亭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蜀军营帐,眉头紧锁。
他的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江东将士,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敌人的警惕,又有对主帅的信任。
陆逊看着漫天飞蝗般的箭矢穿透蜀军营帐,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周瑜在赤壁的谈笑风生,那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成就了周瑜的威名,也奠定了江东的根基;想起鲁肃榻上策时的目光如炬,为江东规划了宏伟的蓝图。
此刻,这些先辈的身影都化作江风,在他耳边低语着江东的命运。
"火攻!"他掷出令旗,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战场。
刹那间,火焰腾空而起,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迅速蔓延至蜀军营地。
火光照亮了蜀军将士惊恐的面容,惨叫声、呼救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
石亭之战的捷报传回建业时,陆逊正在府中教侄子陆抗习字。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陆抗专注地临摹着字帖,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劲儿。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宣旨的宦官高声宣读吴侯的嘉奖。
陆逊单膝跪地,神情庄重地聆听着诏书内容,然而,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纷飞的柳絮。
那些洁白的柳絮在空中轻盈飞舞,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当年那个在庐江城外哭泣的孩童,如今已成为令曹魏胆寒的大都督,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他的心境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案上墨迹未干的《六韬》旁,放着孙权亲赐的紫髯将军印,鎏金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见证着他的荣耀与功绩。
黄龙元年,是东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孙权身着华丽的冕旒,在隆重的登基大典上接受群臣朝贺。
整个建业城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陆逊作为丞相,位列百官之首,身着绣有日月星辰的朝服,站在最前方。
当他抬起头时,望见朱雀门外蜿蜒的秦淮河,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新建的宫殿飞檐。
这座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希望的都城,在这一刻显得格外辉煌。
他忽然想起建安二十四年那个冬夜,想起吕蒙临终前的托付,想起自己在烽火中写下的每一道军令。
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如今终于见证了东吴的崛起,他的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平静的表象下逐渐暗流涌动。
暮年的陆逊时常独坐书房,摩挲着孙权赏赐的青铜错金带钩,眼神中满是疲惫与忧虑。
窗外的梧桐叶随风飘落,在案上堆积成山,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争斗日益激烈,朝堂之上分成两派,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变得愈发复杂。
陆逊怀着对东吴未来的担忧,多次上书劝谏,希望能平息这场纷争,维护国家的稳定。
然而,他的奏章却石沉大海,换来的是孙权的责问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