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董卓(2 / 7)

他历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职,足迹遍布西北边疆。

在担任并州刺史期间,他收编了大量羌胡部落的勇士,又吸纳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一批悍将——这些人或出身边地豪强,或曾是亡命之徒,都因董卓的“容人之量”与“重赏之诺”而誓死追随。

到灵帝末年,董卓麾下已汇聚了一支由羌胡兵、汉人边民、降将残部组成的混合部队,其战斗力远非中原久疏战阵的禁军可比:羌胡兵擅长骑射与近战搏杀,汉人边民熟悉山地作战,降将们则带来了正规军的战术素养,三者结合,堪称当时帝国最精锐的野战部队。

此时的董卓,已不仅是一名将领,更是西北军阀的代表。灵帝曾试图削弱其兵权,先征他为“少府”(负责宫廷后勤的文职),意图将其调离军队。

董卓却上书推辞,理由极具煽动性:“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他将士兵的不满归咎于朝廷,暗示自己是“被迫”留在军中安抚部众,朝廷竟无可奈何。

不久后,灵帝又改任他为并州牧,令其将兵权交予皇甫嵩,董卓再次抗命,只带五千亲兵前往并州,其余部队仍牢牢掌控在手中。

这两次抗命,已显露出董卓对中央权威的轻视,也预示着他终将走向与朝廷对抗的道路。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帝国的权力天平因灵帝驾崩而剧烈倾斜。

年仅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即位,其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何太后之兄)掌控朝政。

当时,宦官集团“十常侍”与外戚集团的矛盾已到白热化程度:何进欲诛杀宦官,却因何太后反对而犹豫不决。

在袁绍的建议下,何进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策——密召董卓率军入京,以“兵威”胁迫太后同意诛宦。

这一决策堪称饮鸩止渴。袁绍等人以为董卓是“边地粗人”,易于掌控,却不知董卓早已觊觎中原。

接到诏令后,董卓即刻率军向洛阳进发,同时上书朝廷,公开宣称“辄勒兵马,驰赴京邑,辄扫除奸秽,以清圣朝”——他将自己包装成“清君侧”的义士,为入京寻找合法性。

然而,历史的剧本往往充满巧合。

在董卓抵达洛阳前,何进已被宦官诛杀,袁绍、袁术又带兵入宫屠戮宦官,宫中大乱。

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被宦官裹挟出逃,于北芒山(今河南洛阳北)遇董卓大军。

这一戏剧性的相遇,成为董卓权力登顶的起点。

初见少帝与陈留王时,少帝吓得语无伦次,连话都说不完整;而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却能从容对答,清晰讲述宫中变故。

董卓由此心生废立之意:废黜懦弱的少帝,另立更易掌控的陈留王,既能彰显自己“再造社稷”的权威,又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废立之事兹事体大,必须以强力压制反对声音。

董卓首先着手扩充兵力。

他初入洛阳时,兵力不过三千,不足以震慑朝野。

于是他玩了一个“障眼法”:每晚令士兵悄悄出城,次日清晨再大张旗鼓入城,谎称“西北援军抵达”。

洛阳士民不明就里,

最新小说: 鹰掠九天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游戏?还是哲学?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嫡嫁千金 还说你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