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孔融(3 / 5)

许昌,孔融被征召为将作大匠,后迁少府,成为朝廷重臣。

此时的曹操已迎奉天子,挟制朝政,孔融虽为曹操所召,却始终以汉室忠臣自居,与曹操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曹操击败袁绍后,其子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妾。

此事在当时看来有违伦理,孔融得知后,写信给曹操,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起初不解其意,以为是自己未曾见过的典故,便询问出处,孔融答道: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这番话明里是调侃,实则暗讽曹操父子不顾伦理纲常,将他人之妻据为己有。

曹操何等精明,自然明白其中深意,心中颇为不满,但碍于孔融的声望,只得隐忍不发。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意在平定北方边疆,消除后患。

这本是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举措,孔融却上书嘲讽: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他将曹操北征比作古代边疆部落的小摩擦,言语中充满不屑,无疑是在动摇军心。

曹操见奏后,怒不可遏,对身边人说:

“孔文举恃才傲物,竟敢如此无礼!”

但他仍未立刻发作,只是将这份不满记在心中。

更让曹操无法容忍的是,孔融多次在政治上与他针锋相对。

曹操为解决军粮短缺问题,颁布禁酒令,称“酒可亡国,昔夏桀、商纣皆因酒而亡”,试图通过禁酒节省粮食。

孔融却接连写下《难曹公表制禁酒书》,列举历代帝王饮酒成就功业的例子,如“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主张“酒何负于政哉”,言辞犀利,直指曹操借禁酒之名行专权之实。

他在文中写道:

“若因酒而罪,那么桀纣因女色亡国,何不禁婚姻?”

这番话让曹操颜面尽失,却又无从反驳。

孔融还曾建议“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试图削弱曹操的封邑势力,维护汉室中央集权。

当时曹操已被封为魏公,势力日益膨胀,孔融的这一建议无疑是直接挑战他的权威。

曹操召集谋士商议,郭嘉说:

“孔融虽有才,却不识时务,若不加以遏制,恐动摇人心。”

曹操深以为然,开始暗中收集孔融的言行,寻找除掉他的机会。

孔融的种种言行,在曹操眼中已成为阻碍其霸业的绊脚石。

但孔融是士林领袖,

“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他的府邸每日都有士人拜访,探讨时政、交流学问,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曹操碍于其声望,一直隐忍未发,暗中却在等待时机。

当时的尚书令荀彧曾劝孔融:

“曹公权重,先生若与之相争,恐难自保,何不稍作退让?”

孔融答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身为汉臣,岂能屈从权臣?”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孔融。

此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权势稳固,而孔融仍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地批评曹操的政策,甚至公开反对曹操进位魏公。

最新小说: 禁宫 bl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大明,我来了! 第一权臣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攻占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