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袁术(2 / 5)

,深刻影响了汉末的政治格局。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被杀,袁绍、袁术兄弟率军入宫,诛杀宦官数千人,一度肃清了宦官集团的势力。

这是袁术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其军事才能,他身先士卒,斩杀宦官头目赵忠,立下大功。

然而,这场权力真空很快被董卓填补,袁术的命运也随之发生重大转折。

董卓入京后,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封相国,专断朝政。

他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天下诸侯的愤慨。

袁绍与袁术兄弟率先举起讨董大旗,各地诸侯纷纷响应,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讨董联盟。

在讨董联盟中,袁术被推举为后将军,负责粮草补给。

当时的南阳郡是天下富庶之地,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阳、湖北襄阳等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东汉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兵源地。

袁术之所以能占据南阳,得益于他的家族影响力和一系列政治操作。

原来,南阳太守张咨本是董卓任命的官员,袁术率军抵达南阳后,先以借粮为名试探张咨,张咨拒不提供粮草,袁术便以“怠慢军粮”为由将其斩杀,顺势接管了南阳郡。

这一举措虽显霸道,却也展现了他果断狠辣的一面。

占据南阳后,袁术迅速稳定了当地局势。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民心,减免赋税,任用当地名士为官,使得南阳的经济很快恢复元气。

据《后汉书》记载,当时南阳郡有“户五十余万,口二百四十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郡之一,这为袁术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粮草,也让他在讨董联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表面团结的联盟内部实则矛盾重重,尤以袁绍与袁术兄弟的矛盾最为突出。

袁绍出身庶出,却凭借个人能力与声望成为联盟盟主,这让身为嫡子的袁术心生不满。

他多次公开质疑袁绍的领导能力,甚至暗中联络其他诸侯反对袁绍。

比如,袁绍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董卓所立的汉献帝,袁术却以“汉室正统不可动摇”为由坚决反对,实际上是不想看到袁绍借拥立之功扩大影响力。

兄弟二人的不和,使得讨董联盟始终无法形成合力。

各路诸侯拥兵自重,互相猜忌,甚至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

比如,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因争夺粮草而火拼,刘岱斩杀桥瑁,吞并了其部众。

袁术也趁机扩张势力,他派孙坚率军进攻董卓,孙坚在阳人之战中大败董卓军,斩杀其大将华雄,一时间威名远扬。

但袁术却担心孙坚功高盖主,故意断绝其粮草供应,导致孙坚被迫撤军。

这种内耗严重削弱了联盟的战斗力,最终在董卓迁都长安后,讨董联盟分崩离析。

而袁术,则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开始显露他割据一方的野心。

他意识到,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和稳固的地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南阳虽好,但地处中原腹地,四面受敌,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富庶、地理环境更为优越的淮南地区。

离开讨董

最新小说: 第一权臣 大明,我来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寒门状元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