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何太后(3 / 4)

了积蓄已久的矛盾。

灵帝临终前,曾试图立次子刘协为帝,并将其托付给宦官蹇硕,希望借助宦官势力制衡何氏外戚。

但蹇硕的计划泄露,何进迅速率军控制皇宫,拥立自己的外甥、皇长子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

刘辩即位时,年仅13岁,无法亲理朝政。

按照东汉惯例,何氏以“皇太后”之尊临朝称制,成为帝国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此时的何氏,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但她接手的,却是一个早已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地方上,黄巾起义虽被镇压,却引发了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州牧、太守拥兵自重,不再听从中央号令;朝堂上,何进与宦官的争斗已到白热化阶段,何进急于铲除宦官,而宦官集团则在何氏的庇护下负隅顽抗;民间更是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王朝的统治基础早已崩塌。

临朝后的何氏,首要任务是稳定政局。

她沿用了此前的“平衡策略”,一方面任命何进为录尚书事,让其总揽朝政,继续依靠外戚势力巩固皇权;另一方面,她依旧没有同意何进诛杀全部宦官的请求,只处死了策划“废长立幼”的蹇硕等少数宦官,试图安抚宦官集团,避免宫内动荡。

但此时的何进,早已不满足于“与宦官共存”,他认为宦官一日不除,外戚权力便一日不稳,甚至暗中联络外地军阀董卓,令其率军入京,以“清君侧”的名义逼迫何氏同意诛杀宦官。

何进的这一决策,彻底打破了朝堂的脆弱平衡。

宦官集团得知董卓即将入京的消息后,深知自己必死无疑,决定先发制人。

他们以何氏的名义召何进入宫,在宫门内埋伏刀斧手,将何进当场斩杀。

何进被杀的消息传出后,其部下袁绍、袁术等人怒不可遏,率军冲入皇宫,对宦官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无论老幼,只要是宦官,皆难逃一死,甚至连面有胡须的官员都被误杀,皇宫内血流成河,宦官集团被彻底剿灭。

这场“宫变”,让何氏失去了兄长的支持,也失去了制衡各方势力的工具。

更致命的是,她召来的“外援”董卓,已率军抵达洛阳城外。

董卓本是凉州军阀,素来野心勃勃,见洛阳城内混乱,便率军长驱直入,迅速控制了京城的兵权。

董卓进入洛阳后,第一件事便是干预皇位继承——他认为汉少帝刘辩“懦弱无能”,而陈留王刘协“聪慧过人”,更适合当皇帝,于是逼迫何氏同意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作为刘辩的生母,何氏自然坚决反对废帝,但此时的她,早已失去了与董卓抗衡的力量。

董卓手握重兵,在洛阳城内肆意妄为,根本不将这位“皇太后”放在眼里。

为了彻底清除障碍,董卓不仅废黜了刘辩,还以“何氏曾毒杀王美人,有失妇德”为由,将其迁往永安宫,剥夺了她的临朝权力。

何氏从临朝称制的太后,一夜之间沦为任人摆布的囚徒,她曾苦心维系的权力与地位,在军阀的铁蹄下,脆弱得不堪一击。

被迁往永安宫的何氏,深知自己的命运已不由己。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刘辩被废为“弘农王”,被董卓软禁在宫中;看着董卓在洛阳城内烧杀抢掠,肆意践踏皇权;看着曾经繁华的帝都,在军阀的混

最新小说: 攻占 禁宫 bl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第一权臣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