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何曾(2 / 4)

以其精准的政治判断力,巧妙地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周旋,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

曹爽专权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曹爽的专横跋扈可能引发的政治危机,于是果断效仿司马懿,以称病隐退的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心。

这种明智的选择,让他成功地避免了被卷入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激烈争斗,保全了自己的地位和身家性命。

然而,何曾并未就此远离政治舞台。

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家族迅速崛起,掌握了曹魏的实际权力。

何曾立刻洞察到这一政治格局的变化,毫不犹豫地投靠了司马家族,成为其核心幕僚之一。

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对政治局势的准确判断,在司马氏篡魏的关键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司马氏篡魏的过程中,何曾不仅参与了废黜魏帝的谋划,更是在司马昭犹豫立储之际,以其独到的政治眼光和犀利的言辞,极力劝说司马昭立司马炎为世子。

这一建议最终被司马昭采纳,为司马炎顺利继承晋王之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曾的这一举动,不仅显示出他对政治局势的精准把握,更为他赢得了西晋开国后的巨大政治资本。

西晋建立后,何曾因拥立之功,被拜为太尉,晋爵朗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此后,他又进位太傅,达到了仕途的巅峰。

何曾在曹魏后期的权力更迭中,凭借着精准的政治判断力,巧妙地把握时机,成功地实现了从曹魏官员到西晋重臣的华丽转身,成为那个时代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伴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何曾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晋初年,经济逐渐复苏,士族的特权不断膨胀,这使得整个朝野都弥漫着一股奢侈之风。

而何曾,无疑成为了这场浮华盛宴的“领舞者”。

他的奢侈之名,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晋书》记载,何曾每天的饮食开销高达一万钱,但他却还常常抱怨说没有什么可以下筷子的菜。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奢侈浪费的经典注脚,被人们广为传颂。

何曾的奢侈生活不仅仅体现在饮食上,他的府邸也是极其奢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一应俱全。

他的衣着服饰更是讲究至极,所用的材料都是最上等的丝绸和珠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然而,何曾的奢侈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相反,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和焦虑。

在享受着物质的同时,他也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真正追求和意义。

何曾对饮食的要求已经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他家中厨房所烹制的菜肴,其精致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王侯将相和帝室宗亲的家宴,即便是宫中太官所制作的御膳,也难以入得了他的法眼。

晋武帝每次举行宫廷盛宴时,都不得不特别准许何曾携带自家厨师所烹制的菜肴赴宴。

这种特殊待遇无疑进一步助长了何曾的奢华气焰。

他对于饮食的标准堪称“顶级配置”:每天所选用的食材必定是来自四方的珍奇异品,哪怕是看似平凡无奇的蒸饼,也必须要等到其表面自然裂开形成十字纹时,何曾才会认为这饼足

最新小说: 还说你不是神仙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第一权臣 游戏?还是哲学? 嫡嫁千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鹰掠九天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唐时明月宋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