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上龙虎山(1 / 4)

自陆羽下江西不久,朱元璋就给胡惟庸安排了个新差事——前往国史馆,帮着宋濂等人重修元史。

按朱天子的说法:上次修纂元史太过仓促,导致成书质量不佳,须得胡相坐镇审查,务必保证修出部严谨完备的元史。

初接这任务时,胡惟庸受宠若惊,心下颇是高兴。

要知道,给前朝修史,可不光是个历史差事,也并非文学活计——这是个很敏感的政治问题。

前朝离当下最近,最是影响今朝政治风向,是以给前朝修史,不光得确定好政治方向,更得把握好尺度,使修出的史书既能完整地概括前朝,又能彰显我朝全新气象。

是以,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给前朝修史之重担,都要落到当朝宰相头上。

而编纂前朝史籍,于宰相而言,既是莫大荣耀,又能彰名立威。

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初修元史之际,李善长便兴冲冲等着主揽此务,却没料,这《元史》总裁官的头衔,最终落到宋濂、王炜头上。

这可把李善长给委屈坏了,委屈巴巴跑到朱天子跟前诉苦,说这事他李善长也能干得好,主动要揽这活儿。

可朱元璋却以“中书事务繁忙”、“文事亦非李先生所长”等理由,拒绝了这提议,自此之后,修史就成了李善长心头的一根刺。

也因这件事,胡惟庸自当了宰相后,压根就没指望自己能修上元史。

李善长尚且还是前朝落第举子,而他胡惟庸却连秀才都没考中,论文学素养还不及李善长,人家李善长都没资格,你凭什么能修元史?

因此,这回朱元璋将这任务交到他头上,胡惟庸顿觉天上掉馅饼,意外之喜。

胡惟庸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此举是朱天子是不想让他掺和江西之事,给他找了个活计。

可修史毕竟是留名千古的美差事,胡惟庸着实舍不得放弃。

前任李善长做不到的事,叫他胡惟庸做到了,这不更能说明他胡惟庸比李善长更强,是这洪武朝“第一宰辅”么?

至于江西那边——依胡惟庸的看法,陆羽还翻不起什么大浪,因此,胡惟庸将江西之事交代给府中管家,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国史馆,为这名垂青史的美差事殚精竭虑。

原本他以为,审核史籍这种事简简单单,可万万没想到,这差事简直就是煎熬。

倒不是他没定力,能一路熬到宰相,怎么可能没这点耐心?问题在于他跟宋濂、王炜那帮子文人,实在是骑着快马也赶不上?

宋濂、王炜那帮子文人平日修史时,是满嘴之乎者也,闲暇时候还要吟诗作对,寻章摘句……

更头疼的是,他们还老要拉上胡惟庸,让胡惟庸这宰相打头领先,率先赋诗起对,这不存了心叫他难堪么?

他胡惟庸肚里那点儿墨水,在陆仲亨、费聚这帮子武夫面前卖弄卖弄也便算了,搁宋濂、王炜等人显摆,不是班门弄斧、徒增笑料么?

是以,每次宋濂、王炜邀请他时,他就找借口尿遁,可这尿多了,到了后来,他都形成条件反射,每每一听到作诗,便不自觉尿急。

可若只是作诗倒也罢了,毕竟只是闲暇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可关

最新小说: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民国:王牌飞行员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大唐富翁 上班,然后被美少女敲诈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我的葡萄牙帝国 众生芸:王者浴血 都市超级邪医 荣耀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