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北人被胡虏奴役太久,腥膳未除,习俗行事已近夷狄,还需要些年月恢复文教,在此之前,北人非我族来,其心必异!”
南北之争由来已久,他这一番争辩,也绝非他个人意见,而是南方文人中一直流传的说辞,可这种话,私下说说也便罢了,拿到台面上,未免太过偏激。
此刻堂中还坐着不少部堂高官,而陪审的刑部尚书开济,恰好是个北方人。
此刻,开济嘴角直抽,一脸的不自在,偏生他还曾做过元朝的官,更符合刘三吾口中“受胡虏奴役”之说。
对方说的是实话,开济也无从反驳,只能恨得咬碎后槽牙,心中已然打定主意,此次定要从严秉公,好好整治这帮南蛮子!
相较之下,淮西出身的汤和倒是无所谓,淮西非南非北,他又身领开国天功,地位超然,根本不会受这南北之争波及。
可虽无立场,但汤和仍被刘三吾这一番言论给气到了,他当即大拍桌案,气咻咻骂道:“无耻之徒,分明是你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却还将自己的行为说得多么高尚,为了给自己洗白,竟遑论一国同胞为‘异族奴役’,难道你不知道,科举舞弊,在历朝历代都是重罪吗?”
刘三吾背过手去,仰面看着汤和,一脸的英勇无畏道:“老夫自知死罪难逃,可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比我一人的安危重要得多,总有一些东西比一朝一代的王法要重要得多,为了圣人道统,老夫死得其所!”
说着,他又将头一仰,面上现出向往与神圣的表情。
显然,直到现在他仍认为自己做得没错,此刻慷慨赴死,是件光荣的事。
眼看刘三吾已经彻底魔怔了,汤和也无意再和他多啰嗦什么,反正罪也认了,直接砍了省事。
大手一挥,汤和命人将刘三吾带了下去,随即提调其他人犯。
接下来的几位涉事考官,倒不似刘三吾这般狂热,可他们的态度、观点倒都一致:认罪,但不认错!
你可以用国法惩治我,但你不能从道德上指责我!
更甚至,不少涉案官员还当堂唾骂,批评审讯他们的官员立场太不坚定,没有坚决维护儒家道统,没有站在孔孟先圣这边。
这些家伙,竟全都认为自己所做一切都很光彩,因而,他们对罪行都供认不讳,甚少隐瞒。
这倒给审讯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只审讯一轮,就将涉案的近百官员查个水落石出,更甚至,连那些平日里与他们志同道合,却没有参与此案的人,也因同党们慷慨供认,被招供出来。
…………
武英殿内,朱标将罪犯名单递给了朱元璋,说道:“父皇,这是此次参与科举舞弊案的涉案官员,共计两百余人,无一漏网,请父皇决断!”
看着名单上那密密麻麻的人名,朱元璋着实有些吃惊,主考官同考官加起来都没两百人吧,这名单上的人是怎么来的?
当即他有些怀疑的望向朱标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是不是动刑了,胡乱牵连他人?”
朱标却是摇头,苦笑道:“的确是动了些刑罚,但却并非为了逼供,这些考官招供之快,远超常理,是以审讯官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