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稍显示弱,但之后基本上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步步高升。
陆羽愿意为天下百姓、社稷做事,也愿意为大明江山、朱家尽一份心力,但实在不想被推到如此境地。
“怎么,嫌咱给你的官小?
等你跟咱两个闺女订完婚之后。
咱给你的侯爵之位可不会少,再给你封个世袭罔替如何?
日后多为咱做事,哪一天给你封个世袭国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朱元璋心情正好,嘴上没个把门的。
陆羽深知他的性情。
所以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当朱天子啥也没说。
朱元璋没再继续拉着他。
陆羽不顾朱标的眼色,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一屁股坐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批阅他的奏章。
他只是个小小的从五品武英殿大学士。
就算进入了权力核心,有朱老皇帝在,手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实权,陆羽也不想操那么多心。
这些朝堂大事,让那些掌权者去谋划就好。
他虽然如今也算其中一员,但实在不想再参与过多。
他已经谋划得够多了,累了。
想歇一歇。
对于权力,陆羽也不想做得太绝。
为人臣者,有利有弊。
全看上面的天子如何任用。
君权若是落入不恰当之人手中,那势必会被权臣欺压,导致国运衰落,而这也不是陆羽一人能够阻止的。
他只能尽力而为。
……
此时。
在皇宫内的青石街道上,百官面色惶恐,忧心忡忡。
户部尚书徐铎成为如今重新站队成功的六部天官之一,手上权势最重。
而且在户部之内,没了以往唱反调的户部侍郎郭桓及其一众党羽,如今的户部几乎成了他的一言堂。
虽然徐铎心里明白。
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陛下那边也不会允许,但即便如此。
他现在也是剩下官员中的主心骨之一。
一直出了皇宫,徐铎抬头看着皇宫外那忽然显现出的一片青天,由衷地感叹道:“大明的天,文官的天又要变了。
怕是以后权臣想要再凌驾于皇权之上,在近几代,绝无可能。”
徐铎摇了摇头。
上了马车,闭目养神。
权臣之事,已不是他这个区区尚书能够左右的了。
在洪武年间。
怕是所有文官都得夹紧尾巴做人,而他徐铎自然是首当其冲。
……
官场之上,向来遵循着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准则。
金銮殿上。
朱元璋一道道政令自上而下颁发执行。
刑部的吴庸原本还忧心忡忡,此刻却面露狂喜。
毕竟陛下金口玉言。
旨意既出,不会更改。
吴庸之前那副怅然若失、如行尸走肉般数着日子、浑浑噩噩等死的心态,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