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一片赤诚之心,言辞恳切。
朱元璋背着手,在陆羽身边来回踱步。
陆羽这话他爱听,可他实在不太相信陆羽。
在朱元璋眼中,陆羽一直像条滑不溜秋的泥鳅,一不留神就想躲回家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一点都没有大局观。
“那你且给咱说说,这大明银行之事为何如此重要?
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武英殿大学士的辞呈,咱可不能答应你。”
这时,朱标也走上前,轻声笑道:“先生放心,父皇还是讲道理的。”
关于汝宁公主的事,几人言语间已有默契地略过。
再不谈起!
眼见在这武英殿内。
武英殿大学士、国子学前任祭酒,名满天下的实学圣贤陆羽要开口了。
殿内的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以及他们身旁的下属们,纷纷备好文房四宝,伏在案几前,拿起毛笔。
准备仔细记录。
“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吗?”
陆羽苦笑着说道。
朱标目光炯炯地看向陆羽,催促道:“先生还是快说为好,父皇的脾气可没那么好。”
被朱标这么一“威胁”,陆羽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娓娓道来。
他算是看明白了。
今日若不好好表现一番,恐怕难以脱身。
要是不接下大明银行的差事。
他在这武英殿内一直勤恳办公,到退休也未尝不可。
大不了日后再寻个机会,把辰时上朝的规矩改一改。
反正自从他陆羽来了,这大明洪武一朝改变的规矩又何止这一件,而且这些改变对百官、对皇家君臣都极为有利。
不过此前陆羽事务繁多,还没来得及提这事罢了。
眼下他即将离开武英殿。
辞去大学士之职,专心投入大明银行一事。
往后不用上朝,只需时不时写封奏折向朱元璋汇报银行进展即可。
上朝的规矩。
与他陆羽又有何相干,何必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麻烦事。
……
整理好思绪,过了一盏茶的工夫。
殿内众人满怀期待,没有丝毫不耐烦。
陆羽踱步向前,走到第三步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朱元璋,问道:“陛下可知大明银行所涉及的,乃是国之何事?”
陆羽这一问。
语气中全然没有寻常君臣间的拘谨,甚至带着几分咄咄逼人。
也只有他陆羽敢这样对朱元璋说话,换作别人,下一秒脑袋就得搬家。
朱元璋微微一怔,坐上这天子之位,治理大明这些年。
他对上下诸事也极为通透,很快便给出答案:“大明银行与户部多有相似,管理的应当是我大明每年的税赋。”
朱元璋一字一顿,说得恰到好处,确实切中要害。
国库的钱财从何而来?
便是由朝廷颁布律法,从中央遍及各个地方,层层征收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