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平日对这种事不太关注。
柳根儿憨笑一声,挠了挠头:“回少爷的话,老爷夫人开的银钱是每月二两。”
“哦哦。”
于谦还不解其意地点了点头。
他显然知道二两很多,但具体到底有多少便不太清楚了。
“好了,到咱家宅子。”
“谦哥儿今日先在府中歇息一晚,明日带到家里面同国子大学那边打个招呼,谦哥儿就可以去那边上学了。”
于老爷子笑容满面地开口。
于谦跟着从老家宅子来的管家和家人一起鱼贯而入,到了他们在洛阳新都的新家。
只是在进入新家之前。
他眼角的余光依旧止不住地往身后那些百姓的方向看去,只见他们没有住处,没有房子可进,只能够暂时躲在洛阳新都南城区的一片棚户区。
也只有这里,才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次日,清晨醒来。
于谦一身宝蓝色的圆领长衫,身后还跟着小书童柳根儿,不过柳根儿也就只是将自家少爷送到家门前,没再继续上马车跟着去国子大学。
国子大学里面可不允许带书童的。
于谦乖巧懂事,自幼早熟,也不在意这些,微微点了点头,坐上马车,跟祖父于老爷子坐在一起。
父亲于延昭则继续在家中等候,等候吏部那边的传召,然后给他分配相应的官位。
于谦对此也并不太忧心。
父亲于延昭的实学一道,在他眼里起码能比得上杭州府那边大学的夫子了,想必也能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才是。
只是刚开车,连于谦都忍不住将目光看向过道上的那些百姓,人头攒动,这白日里往来的百姓流动数目极多。
虽然道路足够宽广,可一眼看去,这大排长龙的人头像蚂蚁一般不停向前挪动,依旧能让人有些触目惊心。
顺着于谦的目光,于老爷子朝车帘外的百姓看去,面露丝丝笑意:“谦哥这么快就忧国忧民?”
“这里可是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祖父,那衙门里的大人便不管一管吗?”
于谦脆生生地问道。
于老爷子听了,先是讶然一笑,随即开口:“如何管得过来?
这百姓从咱大明五湖四海各处而来,这洛阳新都比之此前的应天府,由先生主持修建,可谓是足足扩张了将近一倍有余。
再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扩建,如今的洛阳新都已有了内城、外城之分,可即便如此,每年每季前来的百姓数目依旧数不胜数。
还有那各处藩王、高丽、琉球、安南来的蛮夷之人,包括关外鞑靼、胡人、瓦剌各部,也都不断前来同咱大明做交易。
到这洛阳新都见识世上最新的实学物件,再带回他们的地盘,售卖个不错的价钱。
工部、礼部、户部那边的人早已开始筹备,不过也只能缓缓图之,事缓则圆罢了。”
身为工部主事,于老爷子对于洛阳新都内百姓的安置方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看了一眼车帘外的百姓,于老爷子继续说道:“若没有几处衙门的配合,此时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