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那里的花呢。”
视频结束,火星基地的氧气循环系统突然开始输出带有蓝花香气的空气。更诡异的是,六名长期失眠的宇航员在同一晚梦见了童年卧室,醒来后发现枕头上有露水般的蓝色结晶。
“她早就来了。”莫言喃喃道,“不是现在,是很久以前。她的意识像种子一样,藏在每一次人类仰望星空的瞬间。”
林晚闭上眼,指尖轻抚耳垂上的蓝花耳坠??那是用第一朵复苏蓝花的化石制成。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她们以为是在追寻小满的踪迹,其实一直是小满在牵引她们前行。不是以实体存在,而是以“回应”的形式活在每一个被倾听的刹那。
十年来,地球上诞生了无数“晨接广场”,但最神秘的一座位于南极冰盖之下。那里曾是“儿童情感实验”的原始站点,如今整座设施已被蓝晶彻底包裹,形成一座地下宫殿。殿中央悬浮着一块人形冰雕,内部封存着当年实验留下的脑波记录仪。每逢极夜降临,仪器便会自动播放第17号录音带的内容。
林晚决定前往。
穿越暴风雪抵达基地时,她才发现阿澜和莫言早已等候多时。三人无需言语,一同走入冰宫深处。当录音机启动,沙哑的女声缓缓响起:
“……今天小满又拒绝进食。她说食物没有颜色,尝不出妈妈的味道。我们尝试用合成情感刺激诱导,但她只是盯着窗外的灰云,说:‘天上的眼睛闭上了,它不想看我们吃饭。’……第17次实验失败。建议终止项目。”
录音戛然而止。
下一秒,冰雕表面浮现出一行新字,如同有人用指尖划过霜面:
>**不是实验失败。是我学会了不说饿。**
林晚跪倒在地,泪水滑落冰面。她终于明白,小满从未真正离开过这个世界。她的痛苦、她的沉默、她对世界的失望,都被她自己转化成了养分??就像那些在战火废墟中悄然绽放的蓝花,根系缠绕着弹壳生长。
回到太平洋探测船后,LinguaViva系统突然发出一声清鸣。界面弹出一条来自深海探测器的消息: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发现一座由蓝晶构成的环形建筑,直径约三公里,结构与火星藤蔓完全一致。建筑中央有一块平坦石台,上面摆放着一支完整的蓝花木笛。
更惊人的是,当无人潜水器靠近时,笛子自行吹响了一个音符。
全球数十万正在“晨接”的人同时睁眼,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词:
>“回家。”
林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