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借了人,组成了一个杂牌军。
有搞力学的、有搞控制的、有搞发动机的……,就是没有一个搞飞机的。
为了请动他们帮忙,陆安让娄家捐了十万绿币的外汇给学校。
项目启动很快,不需要讨论方案,全都是陆安一言堂。
带队教授特别关照学生,陆安说什么就做什么,不要问为什么!
因为这小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每一步都走对了!
就像无人机项目,换成专业航空技术人员来开发,肯定要讨论不同的方案,对比取舍后才能确定其中一种。
到了陆安这里,直接打印出了几张CAD总图和设计项目书,这就是方案。
各大项目组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各自工作,该算应力的算应力,该搞电路的搞电路,该搞发动机的搞发动机,当天就把任务分了下去。
随后陆安调用钳工车间的四轴机床,按照图纸加工起了机身。
为了降低重量,机身全部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
可惜没有碳纤维,不然还能让机身重量更轻。
外壳出来后不算大,机身长度7.5米,翼展10米。
涡扇发动机装在双翼,算是一款小型侦查运输无人机。
不是陆安不想搞个大家伙,而是现实不允许。
就车间那大门,出个十米的飞机都紧张,稍不注意就会刮蹭。
再说真要搞大了,估计自已又要被带走写交代材料。
你在四九城搞这么大玩意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扔块牛粪下去砸谁啊?
外壳造好后,力学计算还没有出来,众人那叫一个面面相觑。
万一计算出了岔子,这玩意到底是用还是不用?
面对疑问,陆安大手一挥道:“失败是成功他妈,无人机无人机,摔了正好检验下安全性能!”
随后造起了发动机,国内都没有的玩意,第一台自然又是陆安手搓。
还好发动机不大,造起来比较容易,陆安辛苦一个月也就搓了四台出来。
拉到试验台上一测,效果那叫一个好,功率达到了300KW。
装在这台无人机上,完全就是大马拉小车。
再浪费时间折腾。
不知不觉一架无人机就安装完毕,并且喷上了鲜红色的钢花一号标志。
加满油从试验车间开出来的那一刻,全厂领导都跑来行注目礼。
这玩意真的是我们厂折腾出来的?
我们可是轧钢厂啊,什么时候和飞机搭上关系了?
李怀德一脸疑惑地问道:“小陆,你这飞机太小了吧?能拉人吗?”
陆安脸色古怪地摇摇头:“不能拉人,我这是无人机,本来就不是拉人的!”
“那这玩意有什么用啊?能拉铁水包吗?”
“我……”
陆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完全败给了这群领导。
他也只能为难地挠挠头:“这个和我们钢铁行业没关系,派不上什么用场!”
“切!又是不务正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