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看来复来大神的三国是马上就要动笔了!就像小说中说的,灵感已经快要喷涌而出了!”
“这不就是给自已的新小说打广告吗?哈哈哈哈!”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啊!能写一首这么好的词,还有一篇长赋来为这个三国的故事打广告,看来复来大神是真的对这个故事下了大心思了!”
“你们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期待了!”
“哈哈哈哈,这就是广告的作用啊!并且,我还敢肯定,这一定是长篇小说,不然下不了这么大功夫!”
“希望复来大神能写出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吧……”
“以复来大神这种诗词水平,我觉得应该没问题,毕竟他自已也说构思了两年多了呢!”
“这一段情节写的,那么好的两首诗词都没人注意了吗?”
京大认证教授:“大家把重点再放到诗词上来啊,这一首《念奴娇》,一首《定风波》,都是难得的精品啊!”
“但是,该说不说,咱们看的不就是历史小说大赛吗?”
“哈哈哈哈,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也说明复来大神的小说写的也很厉害啊!”
“就我感觉,《定风波》能和诗仙相提并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的意境太高了,三四层楼那么高!”
“楼上的,这句话具体是啥意思,我有点模模糊糊的。”
“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因为我也不清楚,所以才说他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也好,豁达,潇洒的感觉!”
“是的,但是苏轼和李白的豁达,又是不一样的。李白是千金散尽还复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想着有发达的一天。而苏轼却是一种随遇而安,不争不抢的感觉了。”
京大认证教授:“这位网友说的很准确!这的确是两人最大的不同之处的,原因嘛,自然还是人生经历所导致的。李白前半生一直谋求出仕,但一直都没正儿八经做过官,所以他渴求。但苏轼却不一样了,苏轼开局就是年纪最小的进士,后来做官也做的比较高,只不过经常被贬,贬了又能复起,反正他经历的都算是经历过了,到了后期,算是对朝廷失望了,也不纠结了,所以才豁达。”
“叼大的教授,还是讲一讲这首词呗!”
京大认证教授:“这首词写的就是和朋友游玩遇到下雨的情节。苏轼完全不管下雨,说的是他的心态。翻译过来就是:不必在意那穿过树林,拍打树叶的雨声,何不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闲庭信步。手拿竹杖,脚穿草鞋,轻便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度过此生。”
京大认证教授:“下阙的情节小说中没有描述,但也很好明白:带着寒意的春风吹散酒意,这时节,还感觉有些冷。但山头的斜阳,却迎面洒下了暖光。这说明这时候天又意境晴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我还是觉得不要翻译的好,翻译出来,就把那种悠远深邃的意境破坏掉了。”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一种堪破的境界,无所谓的感觉!”
京大认证教授:“也不能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