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烤烤火。好不容易回家待不到一个月,家里没那么多活儿要你干。”
林运粮也在旁边附和:“我和你妈又不是干不动了,你不在家的时候我们两个也是一样的过日子,没道理你一回来就多了活计。”
林观复捧着林运粮生完火给她冲的豆子茶,里面是烤香的黄豆和芝麻,还加了白糖。
“我这不是觉得在家吃白饭有点不好意思嘛。”
“胡说什么呢,大过年的。”陈霞没好气地说,“你都厉害到我和你爸觉得自己没用了,交给家里的钱我和你爸晚上睡觉都得看两遍。”
一千的钱交到他们手里,心肝都颤了颤。
林观复嘿嘿傻笑:“你们手里有钱我在外面稍微能安心点,等镇上邮局开了,到时候妈妈寄点东西给外公外婆去。”
陈霞是外省远嫁过来的,这年头也是比较稀奇,都是当年情况太难。
陈霞是家里的长女,听见这个心里既不是滋味又感动,只能用大嗓门掩饰情绪:“就你操心多,你外婆他们还有你奶奶那都是我和你爸的责任,没道理让你现在就开始操心。”
“你啊,等再过二十年再来操心我和你爸就行。”
一家人放着收音机,林观复说着在学校和注册日用厂的事情,陈霞则是说着家里亲戚的那点子事,离开家半年还真发生不少,林运粮基本都是听他们母女俩说话。
等到快十二点了,陈霞把之前准备好的面团挪到火盆旁边,一家三口开始包饺子,林观复还捏了捏很多奇怪的形状,陈霞一边嫌弃一边小心翼翼地下锅保持它们的完整。
稍微用点力林观复的心思就得全部散开喝肉片汤。
林观复困得不行,最后迷迷糊糊回屋子睡觉,等到大年初一一早上起来,枕边就多了两个大红包。
按照他们这里的习惯,大年初一除了爸妈和直系最高的长辈,其他人暂时都不用搭理。
等到初二开始,便陆陆续续要把所有亲戚走完。
幸亏大家都住在一块,基本上每家都是派一批人出门拜年,一批人留在家里等着拜年,林观复被林运粮带着出去拜年,每家一杯豆子茶,喝水都喝得打嗝了。
好不容易歇两天,林家四兄弟就开始轮流请客,一人一家聚在一块吃个饭,从初八开始,顺序就按照大小来,林观复家排在初十。
整整十多天向阳村都沉浸在团聚热闹的氛围里,可等到初十一过,林观复家就有种淡淡的不舍。
她计划回校的时间是过了元宵节,十六号一早上就走。
陈霞和林运粮心里都藏着不舍,但也明白女儿出去念书是好事,不过舍不得不会因为是好事就消失。
正月十六的清晨,天还黑着,林观复起床收拾完发现爸妈早就忙活了,她起得已经够早,两人肯定是一晚上都没睡好,摸黑地起来干活。
铁锅里还煮着饺子,起身饺子落家面,村里的老规矩。
林观复的行李早就收拾好,比起回来时一拖拉机,出门则是一个麻袋全部搞定。
“妈,够了够了。”林观复拦住陈霞还要继续往麻袋里塞的手,“车上人挤人,我一个人不好拿。”
林运粮则是突然拿过来一个布包:“东西不好拿,钱总能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