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就在这时。
普泓大师低诵一声佛号。
眼中不见半分怒意,唯有欣慰之色。
他望着站在面前的张小凡。
纵然早已修行到宠辱不惊的境界,脸上仍不禁流露出由衷的欢喜。
他微微颔首,连道三声:
“好!”
“好!”
“好!”
“张施主不愧天资卓绝,世所罕见。”
“但更难得的,是你对佛学佛理另有一层慧心。”
“普智没有看错人……”
“可喜,可惜,他终究走错了路,执迷于虚妄长生,耽误了佛法修行,最终落得如此结局。”
站在普泓身后的法相。
听到恩师如此称赞张小凡,不禁有些意外。
身为天音寺年轻一代中佛法最为精深之人。
他也未曾被恩师认为“对佛学佛理另有一层慧心”。
师父只视他如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
简单来说。
是认为他尚未真正开悟。
没想到张小凡虽非佛门中人,却反被赞有佛门慧心。
事实上。
就连张小凡本人,也有些意外地瞥了普泓一眼。
他本意只是想做个了断,并未思虑太多。
张小凡摇了摇头。
不再纠结于此,只是开口道:
“我曾听闻天音寺有一处奇景,名为‘无字玉璧’,想前往一观。”
不是请求,亦非要求。
张小凡的语气平静如常。
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而普泓一定会应允。
此言一出。
法相的神色略显微妙。
似乎觉得张小凡这般反应,未免有些“顺竿而上”——
才被夸赞两句,便当真要去无字玉璧参悟佛法了?
何况。
此番重地,岂能让外人进入?!
最重要的是——
万一真要参透了佛法,岂不是踏上了普智师叔当年的道路,佛道兼修?
难道张小凡知道普智师叔的执念后,也对长生……
动了心思?!
普泓似乎也有所想,看了张小凡一眼。
最后,没有半点说辞。
只是再诵一声佛号,微微颔首:
“张施主若欲前往,但去无妨。”
“法相,你便带张施主前去无字玉璧。”
“是,师父。”
……
山路蜿蜒。
一侧是茂密的树林。
另一侧丛生着杂草与荆棘。
法相一路陪同行走。
直至前方三尺外出现断崖。
他终于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张小凡。
满腹的疑惑在这一刻再难抑制。
他开口问道:
“张施主,既然当初你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