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练过多少年?”
苏玉良坐了下来,问着杨东。
“七八年吧。”
杨东开口,回答苏玉良。
“不错,七八年有这个水平,已经超越百分之九十九写书法的人了。”
苏玉良称赞一句,这不是表面夸奖,而是真的觉得杨东写的不错。
七八年的时间,能够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可以了。
以他书法水平来评价,也不能挑出错,除了没有自己风格,也没别的问题。
苏玉良年轻时候就练书法,写毛笔字,至今已经写了小四十年。
四十年的书法功力,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颇具千年古风,走的是盛唐路子,典型的二凤的飞白体。
“沐芸还没回来,你倒是先回来了。”
“工作都安排好了?”
苏玉良喝了一口杨东泡的茶,不热不凉,刚刚好。
“都安排好了,2号就是招商引资大会,我是庆和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之一,所以提前就把工作安排出去了。”
杨东点头,回答着苏玉良。
“听木山说,你这段时间有点偏激和执念?为了什麽直播问政?”
苏玉良认真了些许,看向杨东问道。
直播问政,他初步了解过,关木山和他说了一遍。
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是很赞同杨东搞这一套的,因为明显利大于弊。
但往往政府决策,不是那麽容易的,考虑的远远不只是现实因素,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东西。
这个直播问政要是真的搞出来,会动很多人的利益奶酪,会让很多人脸红脖子粗,会让很多人面红出汗,不是什麽好事。
继而会得罪很多人,而提出这个模式的杨东,势必会被很多领导干部记恨。
杨东听到苏玉良这麽问,就知道自己想要继续推行下去,首先要说服苏玉良。
但是说服苏玉良的话,估计关木山已经叙述一遍了。
自己也没办法把旧词说出新意来。
该说的话,就是那些。
剩下的其实都是政治上面的考量。
“苏伯伯,我想坚持这个。”
“不考虑其他的,单纯从庆和县的公信力来看,这个搞了有好处。”
杨东也不说那些优缺点,也不劝苏玉良,不找这个那个理由。
他就是直接表达自己想搞,想要开展,因为对于庆和县百利无一害。
苏玉良听着杨东的话,盯着杨东的脸色,再看杨东决绝的眼神,不禁笑了:“还行,去
“刚猛是有了,但是圆滑不足。”
“你如果能想到该怎麽推行直播问政更顺利,那就更好了。”
“你提出一个政策也好,问题也罢,麻烦也可,不能光把这些东西往上推,让领导去给你承担责任,你要懂得把风险降低,把好处往上提。”
“如果有足够的理由和藉口,直播问政完全可以推行下去。”
“就看你能不能找到这个理由和藉口了。”
“当一个规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