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整座衮山城。
杨暮客站在半山腰上看着城里的亭台楼阁,城中街道格局暗合奇门阵法。
开天眼之后,可以看到天空中炁脉溢散的灵炁都沿着城墙流入,沿着街道为那些符篆提供能量。
乙木束土阵法阻挡不时被罡风从炁脉中冲刷下来的浊炁。
原来如此,杨暮客一拍手。
霎时间明白了为什么城里金属制品那么少。
金曰从革。
道家五行中的金其实并不是指代金属,而是指一种物质状态。
但金属确实大部分都属于五行中金的物质属性。
金代表了聚炁凝结,是制度的建立,而制度在纷乱的炁中是脆弱的,极易变化的。
金虽利,却非坚。
那些城里流窜的灵炁和城外的罡风会影响金属的构造。
时间久了金属就会加自身的变化,改变其本身固有的特性。
原来这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电力科学的原因。
千万年来,怎么会没有人注意到磁能生电这么明显的自然现象呢。
只是不实用罢了。
单纯的金属制品其结构简单,很容易就会生锈,腐化。
这就造成了单一金属物品造价成本无限升高,除非有法力维持其结构不被灵炁改变。
而陶瓷,琉璃,木头等等结构复杂的物品反而不容易被灵炁影响。
想到此处杨暮客决定回去看看季通的那把陌刀和骨朵,看看武器的冶金手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开了天眼的杨暮客一双眼睛就仿佛开了琉璃滤镜。
艳阳当头,绿荫郁郁。
小楼也不理会在一旁耍宝的杨暮客,她心中自是有事。
那路上巧遇山雨心生两卦,终究要问个清楚,路上还要求个路引避免些许是非。
二人踏着青石台阶,一拐一亭,清泉碧水,一弯一松,迎风摇摆。
那山中烟云渺渺。
终于看到了一栋高高的门廊,红底青漆,娄山观。
杨暮客嗅到了檀香,这观的前殿香火旺盛,稍显灵光。
他通过天眼还看到了昨日见过的灵官,正站在店门口迎接。
但小楼却皱紧眉头,她抬头看了看天,叹了口气。
进了道观,小楼也不再掩饰法力,伸手一探,一张道牒出现在掌中。
见到那方丈说道,“福生无量天尊,见过方丈。”
方丈接过道牒看了又看,然后老老实实地躬身掐子午诀作揖,“居士慈悲。”
他倒不是了解了小楼的真实修为,而是道牒上就写着四个大字——敬香居士。
别小瞧了这四字,进了道观烧一炷香,那顶破天叫香客。
是客。
能被放道牒且称居士的,无一不是某座大道院录名的达官贵人。
越是显贵,那道牒越是精美简单。
毕竟做好事不留名是传统美德。
“我欲往先天元灵殿做法,你且安排。”
方丈拿着小楼的道牒,至于道祖画像前,取三支香点燃插入香炉,拿起木槌轻轻叩响木鱼。
梆的一声。
道祖像前光华四溢,杨暮客身魂好似被洗涤了一番,天眼神通瞬间收了回去。
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