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数千年。
成因是什么?指望人治?修士从不会低估人性之恶,否则便无需修行了。
道经常言圣人,那是立了一个基准让你去追。
没指望这个成了世间放之皆准的标杆。
西岐国那块土地的国祚更替,也说明了人治必定会出现腐朽堕落。
抛开人治因素,那么便是法治。
用生前的史书来衡量这个世界必然带着时代的局限性。
小道士心里面也明镜似得。
可这个世界的法,又看不出任何区别。
于是他张嘴问了,“周上国王权传承多久?”
玉香想都没想,“三千二百余年。
比西岐国还短些。”
小道士点点头,“这么长时间,如何做到权力稳定?”
这个问题玉香思考了很久,久到杨暮客想问下个问题。
玉香觉着后面的答案似乎涉及修行,她施了障眼法。
她先说了毫无干系的事情,“国祚有神,但求长久。
民心所向,皆愿安稳。
是以国祚之神有灵,国泰而民安。
民意如碾,若有祸殃皆为齑粉。”
而后她长叹一声,“如何长久?自是上下同心。
上位者千挑万选。
如那王族打出生起就背着一个国祚的担子。
他们若想肆意妄为,生时受人间律法惩戒,死后阴律仍追其罪。
无尽深渊,万劫不复。
如此这般,国祚何以不长?修士常以自身之道纠正神道之事,遂修士命长,神道不敢擅改规章,遂神道相依人道而持久。”
听着杨暮客觉得也没啥不同,但转而一想不对了。
这些听起来像是儒家礼法,但又完全是两回事。
儒家礼法虽是道德之尺,但执尺之人为上位者,尺上刻度也由其心而改。
玉香所言的人间法度与阴间律法并行是一套很可怕的双轨制。
人间法度你能改,但阴律却改不得,改了之后人道亦会自行修正。
阴律同样不能随意更改,阴律依照民心所向而约成。
老百姓祈愿多了,祈愿久了才有的阴律。
想到此处他明白自己小看了这方世界,这是尺度大小的不同。
元胎的尺寸太大了,大到杨暮客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头顶的太阳也太大了。
根据天文系朋友的说法,恒星体积质量越大,生命周期越短。
那位朋友对热力学有个通俗的解释,不作死就不会很快死……他可以确定,如果按照生前了解的知识来说,这么大的恒星寿命绝对不会过几百万年,就会坍缩成黑洞。
而根据此生阅读书籍了解,这个太阳已经存在了不知多久。
从时间的维度上去理解。
若人类与恐龙时代共存。
那么必定是一方的灭绝。
这是生存环境的争夺之战。
人类需要广袤的土地获取粮食。
因为土地,数百万物种消失了。
所以恐龙亦不会例外。
而若是恐龙先于人类展文明之前开启了物种战争,那么人类必定失败。
因为个体太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