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也许便是一世良缘。
这池子,夏日种荷花,冬日积白雪。
偏偏这栋小楼开了窗能看见半截女墙,煞风景。”
“那便拆了。”
杨暮客又指着西边的小院,“姐姐你看,这里好似准备养些个家禽牲口。
好好的地方浪费掉了。
将地修平了,弄些个小花坛。
再摆几个健身用的器械,弄上些石桌石凳,让鳏寡孤独之人有享乐之地。
贫道愿称之为诸神的黄昏。”
“什么东西?”
“诸神的黄昏!”
“你也不怕惹了口业。”
杨暮客撇撇嘴,“没准那些个土地神社稷神什么的,天黑了趁没人时候跑来玩呢。”
“你真打算给我这园子起名叫人民公园?”
“当真。”
“那本姑娘如何跟那些自命不凡的贵人做生意?”
“给他们登不凡楼彰显身份的机会还不够么?姐姐也不怕人多嘈杂,正门与后门都安排了收票检票的门子,也不需太贵,一文两文钱便好。
收了钱维护园子里的景致设施。
但国子监的学生不收钱,教坊司的姑娘也不收钱。
另外给贵人单开个小门,跟逛人民广场的民众区分开便是。”
忽然间小楼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个大生意。
这是安抚民生的大生意。
小楼直愣愣地看着杨暮客,“你知道若这园子开起来,本姑娘怕是能跟那太守平起平坐了。”
杨暮客摇了摇头,“姐姐心胸还是窄了。”
“什么?”
“这园子就该是官家开的。”
贾小楼学着杨暮客经常比大拇指的模样,伸出拳头翘起拇指,“弟弟,你这是要官家给不凡楼背书么?”
杨暮客也啧地咋舌一声,“诶哟?还真是那么回事。”
鸿胪寺的别院里两姐弟在商量开办园子的事情。
宣王府也有人商量如何夺人家产之事。
宣王跟户部尚书汪杏的儿子汪凤一桌吃酒。
汪凤帮宣王的酒杯斟满。
“王爷,今年秋收后税都收上来,怕是也堵不住去年留下的口子。”
“今天蔡家侄女送来的侯家那些钱财还不够么?”
“王爷。
今年年祭的时候,户部郎中谭大人,员外郎刘大人,入股龙明河运。
年终这便多了两户分红。”
“你们搞这个河运,搞了十多年,至今都不能盈利。
还要本王年年贴钱。
玢王去岁售卖火药,赚的盆满钵满。
你们就一分油水都没沾到?”
“王爷。
玢王联系域外商人售卖火药,走得是陆路。
押镖也请的是北方域外蛮子。
跟咱们河运搭不上啊。
便是小的们去揽生意,王爷您觉着玢王会用我们吗?”
宣王狠狠地捶了下桌子,咬着牙说,“本以为压住了轩雾郡那群商人,能让那小子老实些。
没成想他倒是有好事变坏事的能耐。
米太傅今日早朝提出要查吏治,尔等可清扫干净尾了?”
汪凤嘿嘿一笑,“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