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没闹出什么事端。
终于裘太师心有腹稿,笑了笑,将文件递给了赵蔽。
“圣人也读一读,是个好方子。”
赵蔽疑惑地问,“方子?”
裘太师点了点头,“医京都地产之病的好方子。”
赵蔽接过文件粗略地看了几眼。
这贾家商会好大的口气。
上面写着人民公园可安民十万。
京都登记在册的便有数百万,其实大部分人口是没有京都户籍之人,所以他们住棚户区,到处给富人勋贵当奴婢。
赵蔽在学宫读书,教谕说过,京都算上周边县城,约有三千八百万人口。
但可称之为人的,不足一成。
其余皆被勋贵富商当做牲口。
此乃京都民治大弊。
这贾家商会开口就能安置十万人,再从这十万人辐射延伸,这人民公园需要五十万人口。
此乃是虚数,建成之后可能更多。
毕竟挤一挤也不是不能活。
赵蔽身为最穷困的王爷,自然晓得民生之艰。
人民公园名义上是贾家商会修建,但之后的管理全交给官家。
这十万人是要登记造册的。
好一个人民公园,那些京都民众怕不是要挤破了头来这里定居。
裘太师嘿嘿一笑,“郡主这人民公园修得当真是个好时候。”
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这话没人能接。
什么是好时候?宣王造反后?还是勋贵都要死?还是这新皇登基无依无靠,急需政绩?
朱哞心有七窍,一旁站着前出一步作揖,“本使节担负着天妖羽绒贸易重担,此羽绒贸易之前多与玢王产业打交道,如今玢王死于战场。
不知以后如何处置?”
裘太师点了点头,他常与朱哞相见,“城外永安渠造纸厂经朝中拟定,归永安县官产,正在招募工人,准备扩大经营。
大使此案可直接与户部侍郎交接,老臣归去之后让户部商贸司与永安县令联系,定然将大使之事办好。”
赵蔽抬眼看了下裘太师,心中想到以后要小心去看户部侍郎的折子。
朱哞笑着点点头,“多谢太师指点。”
而后朱哞笑吟吟地说,“郡主所修园子要引护城河水,永安渠临近,但有造纸厂,不知是否有影响。”
裘太师郑重地看了看朱哞,端坐一下,“民生之事乃重中之重,永安渠涉及城南灌溉饮水,虽设造纸厂,但用药排水皆要纳入阵法验看。
不得因利益而污水源,朱哞大人请放心。
这造纸厂不会干扰引水之事。”
贾小楼这时插话了,“不知裘太师是否满意我的商策?”
裘太师看向贾小楼,“此次面见郡主殿下只是为了知晓郡主殿下的决心。
至于商策,仍需朝堂之上商议。
毕竟涉及十万余民众的落籍一事,不可不慎。”
贾小楼点了点头。
裘太师再说,“不过郡主殿下可放心,这商策是极好的。
为国为民,朝中想来阻碍甚少。
只要我等查清理清永平坊一带的地产归属。
若不涉前日之事,动工极快。
想来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