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此处杨暮客将舆图收起,此时如何走下去心中便有了定数。
下午启程赶路,杨暮客在外头坐了会儿,便回去跟小楼说些俏皮话逗她开心。
傍晚停车,这次留宿驿站。
补给车上所缺之物。
玉香去采买了些耐放的果蔬,季通去给巧缘购置草料。
没多会,车尾的车厢里又装得满满登登。
小楼才看完不凡楼通过千机盒送来的账簿。
丁权法落实以后,很多需要补税的皇亲国戚都开始售卖家中珍宝,不凡楼不做当铺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
所以钱财流水数额巨大。
冀朝新任户部尚书更是铁腕施政,直接将京都内的半数当行取缔,立下了储蓄基准,不达标者不但违律受罚,还要接受刑律处置。
小楼揉了揉眉心,好在股份分摊下来以后,不凡楼的资金充裕。
账面上有官家四成股份,朱哞拆去一成,周边商户集资入股一成。
小楼如今愁的便是钱财不多了,陶白郡的蔡鹮也传来消息,秋祭乐典的资助额度也完成了计算,官家上门催款。
此时再想卖些珍物换钱,怕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玉香出去煮饭,杨暮客上前帮小楼揉捏肩膀。
“小楼姐什么愁呢?”
“缺钱。”
杨暮客不懂经营,也不出主意,只是劝了句,“您把股份都拆出去了,还要自己劳心劳力。
那不成了给他们做工的了?若缺了钱,该是他们想招才是。”
“这么多人指望着贾家商会赚钱,本姑娘若拿不定主意。
那日后还怎么做买卖?”
“我的好姐姐。
您也不是那庙里的福禄神,吹口气就能让他们有了财运。
买卖自然有盈亏,谁能保证稳赚不赔?您已经展示了诸多珍宝,咱们自是有底气的。
若他们不做了,咱以后不收珍宝,只卖就是。”
“你今儿还算有些长进,说了些正经的道理。”
小楼听到这话也舒解了许多。
“嘿。
贫道不懂经营,可懂因果。”
杨暮客上辈子读了那么多年书,这些门道还是能捋明白的。
之前已经晓得这国中流通的铸币少于行的。
那便是国家也缺钱,勋贵也缺钱,大家都缺钱,总不能让小楼一个人拿着珍宝卖掉了去堵窟窿。
这生意不是贾家商会一个人的,如今这么多人入股,还有官家的股份。
明显官家就是要摸底一遍京都这些勋贵富户的家底。
黑透了的抄家,不干净的补税。
当初玉香缴税,刑部司拿着商贸司的收据去抓人杨暮客就已经看出来了。
这些杨暮客知道,贾小楼作为东家更是门清。
只是贾小楼把这大股东的权职看得太重了。
小楼自身的气运挤进了冀朝的人道气运之中,但二者并不是合为一体,休戚与共。
待小楼离开,这气运影响自然会慢慢淡化。
杨暮客一路思考,角度与小楼专注于经营生意不同。
他此时关注的是朱哞占了哪些运道。
朱哞命里五行不全,所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