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散朝后,官员皆是耳语相谈议论纷纷。
邱悦哼着小曲儿出了宫,奔着刑部衙门而去。
他去刑部,自然不是为了查礼部尚书家中之案。
不过言语几句添油加醋,也不失为一桩妙事。
刑部衙门是一个五进五出的箱庭大院。
前门脸有上中下三堂,还有一个刑堂。
刑堂只有栏杆围着,可让外头的人观刑。
门脸后面则是大仓,放着刑部捕快所用的工具。
进了前门,第二层则是捕快工房,查案值班皆在此处。
两边则是卷宗耳房。
再入其门,是比部门房。
里面是比部办事处。
刑部所需经费,俸禄放,皆是由此部门筹算。
邱悦来此也自然不是为了来刑部比部查账,不曾在比部停留,而是进了侧道没再往里走。
往里走则是刑部司,是正经办事儿的地方。
这条侧道巡查人员来往频繁。
此路通向刑部衙门最后的一间内院,刑部监狱。
刑部监狱是临时看押要犯的地方。
京都衙门税赋司管事被抓了进来,邱悦来此便是问话的。
里面墙体高筑,持弩的卫兵在塔尖放哨。
刑部司狱官出来迎接邱悦。
“尚书大人,里面请。
人已经安顿好了,您只要随小的进去问话就行。”
“那人这几天都说了什么?可见了别人?”
“没有。
谁都没见,也不说话。”
“你们没提审么?”
“哟。
事关税务案件,咱刑部司可不敢独自提审。
您亲自过问的案子,只能等大人的消息。”
“好。”
邱悦随着狱官走进监牢。
监牢墙壁光滑,一丝缝隙都无。
异常干净整洁,也并不昏暗。
哪怕是白天,也亮着灯,照亮每一个死角。
邱悦来到一个审问室,审问室只有一个网孔通气,还盖着吸音的棉絮。
厚厚的牢门打开,里头被两个捕快看押着一个老翁。
老翁头花白,面容圆润,眼角几道鱼尾纹,额头宽大,鼻子挺直,看着是个正气的人。
那老翁见到邱悦进来,赶忙起身作揖,身上铁链哗啦啦作响,“老朽拜见邱尚书。”
邱悦大步流星地走到他对面,提起衣摆落座。
“不必多礼。
请坐。”
老翁慢慢坐下,抿嘴看着邱悦的表情。
邱悦两手抱在腹部,视线从鼻尖看向老翁,“李思明,在狱中想了几天。
可想明白了?”
名叫李思明的老翁面无表情地说,“罪囚不知尚书大人所言何事。”
邱悦张口便说,“京都府人口两千七百万,其中庶人九百八十万有余,士人三十余万,剩余皆是良人阶层。
京都府年入盐铁税,粮税,入城税,布税,商税,共计该有四千五百金玉有余。
但前年京都税收三千六百八十金玉,去年两千六百二十,今年三千二百一十五。
李大人,这其中的钱财是